第二天中午。
午休的間歇。
商業客機制造公司,一車間內。
“鄭工,手上動作輕點,小心操作,千萬別把表的內部結構弄壞,這塊表是我兒子送我的禮物,千萬千萬別碰壞了,不然我不太好交代。”
操作臺邊,陳剛在一旁反復提醒道,雖然這塊表只值80塊。
“知道了,別在旁邊煩我了,我是國家特級技工,我手下有分寸,你要不放心就去找別人。”
鄭工放下手里的螺絲刀,一臉不悅,斜瞪著旁邊的陳剛,很煩他的嘰嘰歪歪。
他是起落架設計部里資歷最老、技術最好的技術工人,雖然沒什么學歷,窮苦出身,但在一線生產車間里,他的話語權比誰都大。
便是飛機起落架總設計師肖勁松見到他,也得禮貌地叫聲“老鄭”。
今天副總師陳剛找到他,說想請他幫個忙,破解一樣“東西”,他覺得陳剛人還不錯,是個有水平的知識分子,所以愿意幫他這個忙,卻沒想到他有這么多的名堂。
“抱歉抱歉,鄭工,你盡管動手操作,我不開腔了。”
陳剛趕緊賠著不是,其實他自己的動手能力不弱,但那塊機械手表的邊緣,他用放大鏡看了,有8顆肉眼無法分辨比頭發絲粗不了多少的螺絲固定,他這個近視眼根本操作不了,只能請整個車間眼神最好、手最穩的鄭工出馬。
見陳剛閉上了嘴,鄭工的臉色好了不少,然后拿起最小號的微型螺絲刀,聚精會神地,準備打開面前的機械手表,看看其內部結構。
盯著鄭工的手上動作,旁邊的陳剛屏住了呼吸。
臉上帶著期待。
心里則是無比的忐忑和激動。
真相……很快就能揭開了。
他到現在都無法相信,一塊從地攤上花80塊錢買來的山寨表,戴在手上將近兩個月后,時間誤差,居然一直是0秒!
即與標準電子時間一直保持著一致。
但它可是一塊機械手表!
采用扭動彈簧蓄力,先天誤差就大的機械手表。
比如國際著名品牌勞力士手表里的一等品,每24小時誤差在±30秒左右。
瑞士最頂級的零件采用大量手工訂做、制表大師手動調校的浪琴手表,一個月的誤差不超過2分鐘。
但跟陳剛戴的這塊80塊的山寨機械手表相比,上面那些國際名表,全部都是辣雞。
因為這塊山寨表走了快兩個月后,時間誤差是0!
實際上,這塊走時精準的山寨表,陳剛戴了兩個禮拜的時候,就覺得不太對勁,但是沒太放在心上。
一個月后,時間顯示還是那么精準,他終于注意到了這塊山寨表的異常之處。
接下來的近一個月,則是他內心謎團不斷擴大、好奇心不斷增強,最終折磨的他不得不采取行動的過程。
要知道作為一名研究飛機起落架的高級工程師,他從事的事業,可以用“高精尖”三個字形容,同時這個職業的特點,又讓他對精度特別敏感,很容易注意到一些細節上的東西。
而手表上的時間,他每天都會去看……
所以這一個來月,他的精神,被這塊80塊的山寨表折磨的夠嗆!
現在,他要終止這種折磨,探究山寨表走時精準的真相!
鄭工的微操能力真不是蓋的。
大概兩個小時后。
手表邊緣的螺絲被全部擰下。
碳纖維材料的后蓋,被緩緩打開。
內部的機芯、齒輪、擺輪游絲等等結構,呈現在陳剛等人面前,散發出銀亮的金屬光澤。
負責拆解的鄭工首先就驚呆了:“這……這手表里的零件,恐怕有上萬個之多!”
而許多更細小的零件,得借助工業顯微鏡,才能看的清楚。
微觀視野下,許多肉眼無法看見的零件,宛若大型工廠的內部機器,完成它們各自的工作。
觀察到一個特殊的、不到拇指大的神秘裝置后。
眼中滿是駭然的陳剛,找到了這塊山寨機械手表走時精準的原因。
“原子鐘,這塊手表里面,內嵌了一個用于修正誤差的原子鐘!”
原子鐘的表面有個米粒大小的顯示屏幕,屏幕上顯示的一行數字:9192601770,表示的是銫原子一秒鐘內的振動次數,大致算出這枚原子鐘的時間準確度,10萬年以上的時間誤差,不會超過1秒。
“這不可能!”
陳剛猛地搖頭:“原子鐘怎么可能做到這么微小的程度,世界上最小的原子鐘都有一個首飾盒那么大,體型是這塊表的十倍,怎么可能被壓縮到這種程度?”
此刻的鄭工,卻是一副深受打擊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