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好像沒有。”
“有購買證書么?”購買證書是用于說明黃金的來源、購買機構。
“沒有。”陳今聲音小了下去。
“鑒定證書呢?這個有沒有?”鑒定證書則是為了標明黃金的具體成分、含金量等。
“這個……好像也沒有。”陳今聲如蚊吶,忽然發現,自己想的有點簡單了。
“哦~我明白了。”
邱婉婷仿佛很有經驗:“你朋友交給你的黃金,應該是屬于‘三無黃金’吧。”
“額,可以這么說吧,這種黃金能拿到店里來賣么?”陳今還是不太死心,他手里的黃金可是有一噸多!
“可以。”
邱婉婷意外地給了肯定的答復:“可以拿到店里來賣,只要黃金沒什么問題,但由于它是三無黃金,沒有證書,顧客會有所疑慮,一旦黃金存在問題,顧客去消協舉報投訴,會帶來很大的問題,而且我們店這么大,工商部門每年都會抽檢幾次,如果發現我們賣三無黃金,發現黃金摻假,我們將面臨整改和罰款……老板,我不建議賣三無黃金。”
其實許多小城小鎮上開的雜牌金店,賣的大部分是三無黃金,水深不說,甚至摻假嚴重、假貨橫行,但由于執法不嚴,它們很好地生存了下來。
但商海這種國際化大都市,執法肯定嚴格,賣三無黃金,理論上不被允許……哪怕你賣的黃金是100%的純金。
“那該怎么辦?”
陳今頓時萎了,如同霜打的茄子,他手里的一噸多黃金,難道只能砸在手里?
“放心,老板,你朋友給你的黃金,可以拿去黃金換黃金。”
“黃金換黃金?”陳今一頭霧水。
“就是帶著你手上的黃金,拿到正規的首飾廠,換成有證書的黃金首飾……”邱婉婷開始娓娓解釋。
的確,在面向消費者環節,出售三無黃金,等于是讓消費者,承擔了可能購買到假貨的風險,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利益,政府機構肯定會加強監管,防止假貨在市面上泛濫。
但首飾廠這一生產環節,由于不直接面向消費者,故而監管的寬松一些,只要出廠的產品沒有問題,具體生產過程,政府部門不會過多干涉。
好比人們都知道辣條好吃,但其生產過程,有人去關注么?
餐館提供的美味菜肴,有幾個顧客會走進后廚觀察一下?
同理,首飾廠向珠寶店供應帶有生產證書的金銀珠寶,但首飾廠也需要黃金、白銀等原料進行生產,且原料來源復雜,有正規的采礦集團,有不正規的淘金廠,有從市場回收上來的黃金。
其中市場回收上來的黃金,占據相當大的份額。
“很多金店、珠寶店都提供回收黃金的服務,那些收上來的民間黃金,絕大部分丟失了證書,成了三無黃金。金店、珠寶店,則會把收上來黃金出售給首飾廠……構成了一個銷售—回收—再生產的循環。”
“所以哪怕你朋友給你的黃金是三無黃金,只要是真金,拿到首飾廠,可以換錢、可以換金首飾,十分容易處理。”
“當然沒有證書的黃金,回收價會稍低一些,換成金首飾的‘火耗’會高一些,但一般相差不多,大概5%。”
而作為資深從業者,邱婉婷的手上,就有很多黃金換黃金的渠道。
陳今的眼睛大亮。
找到了!
處理黃金的辦法找到了!
拿著手上的黃金,去首飾廠以黃金換黃金,把來路不明的黃金,處理成珠寶店內證書合規、售價較高的金首飾。
這樣他的珠寶店沒有任何問題,完全可大張旗鼓地隆重開業……迎接廣大的消費者進店購買。
甚至金銀珠寶的價格可以定得優惠一些,做跑量的生意,在價格上占據較強競爭力……陳今依然能大量賺錢。
“走!邱姨,帶我去你熟悉的首飾廠,找幾個可以信任的熟人,我要用黃金換黃金!”
于是接下來的三天。
通過邱婉婷的指引,他們開著車跑了十幾家首飾廠,陳今拿出100公斤的黃金,換了90公斤的金首飾回來。
珠寶店備貨短缺的問題,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