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板房二樓的這間臥室內部,也發現不了傳送門的存在,這邊也很好隱藏了起來。
……
通過X光、雷達等傳感器裝置。
完成對機器人瓦瓦的掃描測繪后。
陳今看了眼地上的機器人瓦瓦,問道:“愛麗絲,怎么樣?以基地目前的技術儲備,加上那些膠囊工廠,我們能不能生產出像瓦瓦這樣的垃圾處理機器人出來?”
“不能,主人,以基地的技術儲備,我們還生產不出WAWA-3型機器人,雖然它身上集成的技術,大多是一百多年前的落后技術,但我們沒有制造這類機器人的能力。”
人工智能愛麗絲解釋道:“它的身上,至少有三項基地還沒有的關鍵技術。”
第一項,高能電池制造技術。
機器人瓦瓦體內,有塊0.5公斤重的高能電池,采用先進的納米聚能材料制成,不僅結構穩定,能量密度更是驚人,可充入接近2度的電,能量密度相當于同等重量的汽油。
但要知道這其中有個能量轉化的問題,燃燒汽油,能量利用效率最高只有百分之五六十,作為燃料燃燒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利用效率。
而高能電池呢?其能量利用效率,一般在90%以上。
故而說高能電池的能量密度,遠遠大于汽油,沒有任何問題。
第二項,智能芯片制造技術。
機器人瓦瓦體內的主板上,有塊只有啤酒蓋大小的智能芯片,內部架構為CPU+NPU結構。
其中石墨烯CPU可提供每秒1萬億次的運算能力,雙核NPU神經網絡有10億個神經單元(而人腦有140億個神經細胞),讓機器人瓦瓦,具備了像人類一樣的學習能力,智力表現,不弱于十歲的小孩。
像這樣的芯片,即便在海爾法星球,屬于低端落后芯片,但只利用那幾臺造汽車用的膠囊工廠,是無法實現芯片制造的……芯片制造是一個高門檻行業。
甚至是已被淘汰的硅芯片都制造不出來……除非撿到專門制造芯片用的膠囊工廠。
第三項,材料技術。
機器人瓦瓦的身上,采用了很多高性能的材料。
因為在跟無數垃圾打交道的過程中,為確保設備安全,隔絕有毒有害的物質,避免沾染有害微生物成為傳染源,制造瓦瓦的材料,具有耐酸堿腐蝕、耐高溫嚴寒以及殺死附著表面微生物的能力。
比如它腳下兩條不起眼的履帶,3000度高溫都融化不了。
又比如進行了幾十年的工作后,機器人瓦瓦體內的零件,依然可正常工作,活動關節處磨損輕微。
總之在材料技術方面,眼前的普通機器人,其實遠沒有想象的普通。
聽完愛麗絲的講解。
陳今嘴巴微張,無奈地搖頭:“就是一臺垃圾機器人,技術都領先地球很多年,根本不能帶到地球!”
不過……
他想要研發出的機器人,只需要能把地板清理干凈而已,對續航沒有要求、對材料沒有要求,甚至不需要制造出CPU+NPU架構的智能芯片。
只需在軟件系統層面,通過一些算法,改進掃地機器人的工作方式,使其更加智能化即可。
“愛麗絲,交給你一項任務,我要求你以兩百年前的技術基礎,模擬設計出一款掃地機器人,用最普通的材料、鋰離子電池、硅芯片,設計出一臺清潔能力,不差于瓦瓦的垃圾機器人。”
“愛麗絲,你能不能做到?幾天內可以完成?”
陳今決定基于地球那邊的硬件條件,再結合海爾法星球這邊的軟件優勢,研發一臺只領先地球同行們半步的掃地機器人出來。
“沒問題主人,三天內,一定完成這項任務。”
愛麗絲自信說道,基地的電力問題初步解決后,她身上被拆下來的主板、CPU(其實應該叫智能芯片)、內存,全部安裝了回去,她的性能,提升到了巔峰時的98%,可進行每秒98億億次的峰值運算。
區區一臺家用掃地機器人的設計任務,還是基于兩百年前的技術,這完全難不倒她。
“好!”
陳今點了點頭,人工智能愛麗絲,果然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