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團隊組建出來了。
對于要研發的產品,作為老板陳今,也告訴了蘇友杰、周坤等人。
他想做掃地機器人。
并提出了對這款掃地機器人的幾點具體要求:
一、對地板臟污的清掃能力,達到99.9%。
二、采用智能清掃模式,清掃效率較其他掃地機器人提升50%以上,省時又省電。
三、單臺生產成本方面,控制在1500元以下。
不僅如此,陳今還拿出了幾十張他手繪的掃地機器人設計圖紙,為他們進行講解。
甚至具體到各個子系統細節設計、具體工作原理,以及智能清掃程序的算法,都有涉及。
講解的十分詳細,設計方案成熟并且合理。
方案可行性非常高!
蘇友杰、周坤等人都十分驚訝地看著陳今。
面前的老板,不僅僅是有錢那么簡單,他的機械設計能力,絕不弱于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位。
其專業、內行的表現,讓他們紛紛收起了內心的輕視,不敢再小覷面前的老板。
當然他們也提出了他們的想法:
“陳總,目前市場上最好的掃地機器人,是M國的iRobot,能清理98.8%的地板臟物,再想往上提升非常之難,您設置的99.9%的除臟指標,是不是有點太高了?”吳磊說道。
“是呀,99.9%,我們人類都無法把地板打掃到這么干凈的程度,也對機器人的工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容易導致邊際成本過高,我們是不是應該稍微把指標定低一點,比如定99%。”
張志偉扶了扶自己酒瓶底厚的眼鏡道。
“不,這個指標不會降低。”
陳今搖頭:“‘掃地最干凈’是我們掃地機器人最核心的競爭力,其他指標可以放寬,這個指標,不能降低!”
他吐出一句經典話語:“我們必須讓我們的用戶,體會到科技帶來的美好。”
“我懂了,陳總。”
吳磊、張志偉等人紛紛點頭。
隊長蘇友杰研究著手中的設計圖,時而沉思點頭,時而微微搖頭。
他放下圖紙,抬起頭想了想說道:“陳總,您給的這份設計圖是沒有問題的,掃地機器人可以正常工作,但機器人的外形,是人形機器人,不是傳統的圓盤型,這帶來了結構復雜、控制程序復雜的問題,機械活動關節的制造成本高,加上機器人頭部的高清攝像系統,這臺掃地機器人的制造成本,不會低于2000。”
“所以,您說的生產成本控制在1500以下,有點不太現實。”
蘇友杰玩了十幾年的機器人了,家境普通的他,對成本異常敏感,一眼就看出了這個設計方案存在的問題。
那就是成本高!
而一般地,凡是人形機器人的制造成本都高,故而在民用市場上,很少能看到人形機器人的存在。
“兩千以上?”
陳今笑了笑,忽然問:“如果我這款掃地機器人的銷量,達到100萬臺以上,成本能不能降到1500附近?”
一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