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做智能學習機,并不是陳今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真的大有可為。
首先說技術難度,以地球這邊的科技發展水平,確實有點過于超前,但不是實現不了,只是難度相當大而已。
但研制這臺學習機所需的Ai芯片、深度學習、大數據、云計算……地球這邊已經出現,技術條件已經具備。
至于為什么要做專門的學習機硬件,而不是開發軟件產品,是因為這款學習機,需要內嵌一塊高性能的Ai芯片!集成更先進的神經算法,CPU性能也不能差……普通的硬件平臺,不可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貝爾定律就這么說過:大概以10年為周期,會出現一類新的計算設備,基于新的編程平臺、新的界面產生新的應用,繼而開發出一個新的產業……智能學習機就是一個新的平臺。
如果不采用新的技術,基于舊的技術平臺,便輕松做出智能學習應用,那這個世界,早就黑科技遍地了。
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相輔相成的,基礎條件都不具備,便拿出各種逆天科技,這無疑是空中樓閣般的幻想。
相比之下,陳今的智能學習機,做出來是非常難,但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
加上海爾法星球那邊的技術支援,對他而言還是兩個字:穩了。
不過智能學習機項目團隊的組建、辦公場地的規劃、各類設備的采購,不是三五天就能完成的事情,整個班子,大概要一個月才能搭建完畢。
好在這些事情,會有專業的人士去完成,陳今不必事必躬親,只需當甩手掌柜即可。
恰好,他也想抓住這段空閑時間,對海爾法星球,展開一次終極探索!
什么叫終極探索?
就是把整個海爾法星球,大致地搜索和排查一遍。
搜索是次要目的,排查是主要目的。
排查什么?
自然是排查幸存者的蹤跡。
因為陳今已基本確認:整個海爾法星球的人類,基本上全死光了。
拿他所處的米洲大陸來說,北米洲大陸,機器人全部探索一遍后,沒有發現任何幸存者。
派出空中探索隊,去南米大陸探索一遍,17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沒有發現幸存人類的蹤跡。
就是赤道附近的大片得到恢復的原始森林中,也沒有任何原始部落存在。
一個人類都沒有了。
至少在米洲大陸,情況就是如此。
陳今擔心的狀況,始終沒有出現。
但整個海爾法星球,還有沒有幸存者,他不敢打包票,畢竟米洲大陸4206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只占整個星球陸地的28%,他只算28%個海爾法星球的主人。
剩下的72%,有沒有主人,他就不能完全確認了。
所以他想全局探索一下。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其他地方,有幸存者勢力該怎么辦?
陳今該怎么應對?
毫無疑問,當然是一個字:滅。
徹底滅掉!
這個星球,只能有一個主人,那就是他。
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動用手上一切資源,也要滅掉所有幸存者勢力——這個星球陳今不想跟任何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