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D+He3發生聚變反應產生的龐大能量,每年燃燒100噸左右的He3,能源便多到不完。
數天后。
愛麗絲匯報道:“主人,‘陽陽1號’已經建造完成,是否啟動點火,投入發電?”
“可以開始。”
陳今點頭,隨即親眼見識到了核聚變反應堆點火的過程。
環形結構的反應室內。
一開始是一片漆黑。
隨著磁約束場的增強。
等離子態的氘原子與He3原子,由于相互間的碰撞摩擦,開始發出黃色泛藍的光。
溫度逐漸升高。
5000萬度……1億度……2億度……
粒子流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越拉越扁,宛若一圈薄如蟬翼的行星環,發出的藍色光輝,燦爛如極地的極光。
5億度……接近6億度……
達到臨界反應溫度的瞬間!
一道比恒星還要耀眼萬倍的光芒,頃刻間在反應室內點亮。
無窮無盡蘊含在原子核中的能量,奔涌而出,轉化為磁流體發電機中的龐大電能。
反應堆一次點火成功!
恒星級別的能量,被無比自如地掌控在人造設備當中,且能確保得到最高效率的使用。
“多么壯觀美麗的一幕啊,也只有先進強大的科技,才能做到這幕。”
陳今感到咋舌,發出感嘆。
由于這種裝置,渺小的人類,已經可與傳說里的太陽神比肩……人即是神。
或者創造出這種奇跡的科學家們,就是神。
又考慮到地球那邊,尚沒有實現可控核聚變,還沒有點亮那顆太陽。
還在為能源問題所困擾著。
話說要不要把可控核聚變技術帶到地球,在地球那邊建一座“陽陽1號”,10億千瓦的發電功率,發出的電絕對夠全Z國人用了,到時哪怕每度電收費1毛,每天也能收上24億。
再乘以365……
一座“陽陽1號”,就比陳今手中所有的公司、資產、投資,賺的錢還要多得多。
“要不要進軍能源行業?”
陳今腦中冒出了這個想法,覺得還是有一定的可行性,因為以地球這邊的技術水平,制造出“陽陽1號”沒有太大的難度,五年時間內絕對可以實現。
技術來源則可用“虛擬工廠”解釋。
使用的燃料則為更易發生聚變反應、但會使設備龐大復雜不少的D+T。
不過。
想了想后,陳今暫時打消了這個想法。
“電力這塊是歸國家管的,涉及了上百萬名的電力職工、每年幾萬億的利益,以及統一的供電、輸電系統,這么摻和進去,只會被國家收編,再分點湯水,不可能允許私人掌控。”
“這是屬于國家的蛋糕!想要端走沒門。”
“更何況國家那邊,搞了好幾個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也叫‘人造太陽’),其中有臺叫EAST的裝置,實現了1億度高溫下超過600秒的持續運行,距離完全成功,只差最后一到兩步,樂觀情況下,完全有可能在20X5年前點亮人造太陽,率先實現商用運行。”
所以能源那塊,陳今無須過于操心,沒必要進去摻和一腳。
不過星海科技倒是可以基于民族大義而非商業利益,無償提供些技術援助,加快‘人造太陽’項目的進展。
假如爆發了能源危機,石油價格暴漲,需要趕緊用上‘人造太陽’時。
這個情況下,陳今或許會提供援助。
的確,錢是個好東西,但他也愿意做一些,看起來很傻但很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