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芯國際發生嚴重泄密事件,抓捕間諜人員一名。
陳今收到這個消時,可謂吃了一驚。
“泄密嚴不嚴重?潛在危害大不大?”他趕緊問道。
“泄密者是一位名叫林立聰的寶島籍員工,他沒有接觸‘虛擬工廠’的權限,是一位名叫葉志林的大陸籍員工,向他透露了一些關于‘虛擬工廠’的技術特點,并沒有泄露核心數據,危害不是特別嚴重。”
“林立聰被發現抓捕的原因,是因為他迫于海外情報機關的壓力,急于竊取‘虛擬工廠’技術而做出的手忙腳亂之舉,隨即在賄賂葉志林的過程中,暴露了自己的目的和身份,被葉拒絕并報警后,就此身陷囹圄。”
“不過葉志林拿不到那50萬的獎金了,他充其量算是投案自首!我們已經做出了開除這兩名員工的決定,當然因為葉志林舉報有功,他的處罰應該會輕一些。”
電話里張衛京說道。
只是曝光了‘虛擬工廠’的技術特征。
核心數據并未泄露。
陳今點了點頭,這在他的接受范圍之內,卻也令人憤怒。
像“虛擬工廠”具有戰略價值的研發工具,哪怕僅僅是泄露了技術特征,也足夠泄密者吃顆花生米了。
說明忠芯國際的保密措施,還是不太到位。
對比星海科技的防泄密舉措,可以說是漏洞無數。
因為對于保密,陳今不是一般的重視,而是極其重視!
且星海科技自成立到現在,每年遇到的、可能會導致泄密的事件,都至少有上百起之多!
其他公司的商業間諜。
他國情報機關妄圖滲透進去的特工人員。
以及星海科技內部,經受不住金錢誘惑,意圖出賣機密換取金錢的員工。
這幾類人員,平均每年都要揪出上百人。
甚至因為人數太多,習以為常,陳今都不是特別關注。
畢竟在人工智能愛麗絲的實時監控下,星海科技內,有誰能翻得出丁點浪花?
此外星海科技還有一些特殊的、看起來很是古怪的制度。
比如公司高管不得出國……防止在國外遭遇綁架。
比如參與核心研發項目掌握核心技術的研發人員,如果有離職跳槽傾向,去國內公司發展可以,但不能跳槽外資企業,也不允許出國。
另外對于“不甘現狀”、有“自立門戶”傾向的員工,星海科技并不會野蠻地打壓,反而會支持他們創業,提供資金、技術幫助,支持他們闖出一番名堂……如果創業失敗,還可以繼續回星海科技上班。
在星海科技的扶持下,已有上千名星海員工創業成功,誕生億萬富翁超過百位……構成了所謂的“星海系”。
可以說種種的舉措之下,進入星海科技發展的員工,都能找到最大化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捷徑),實現他們的夢想。
給外國情報機關充當棋子,不自量力地想把技術資料帶到國外,都是目光短淺、丟西瓜撿芝麻的愚蠢之舉。
雖說以這類蠢貨的智商,按理不太可能通過筆試、面試,進入星海科技,卻又每年都能揪出幾個,再面臨星海科技的訴訟,在鐵牢監獄里蹲五年以上。
對于這類現象,陳今沒有特別好的辦法杜絕,只能加大防范,搖頭感嘆:“外國的月亮,究竟迷惑住了多少人?”
但無論如何!
想從星海科技這里獲取機密、偷竊核心技術,送對方四個字:白日做夢!
但與星海科技合作的公司就不一定了。
比如“虛擬工廠”與配套的超算,忠芯國際使用了2臺、紫光公司買走了2臺、商發公司1臺,軍方已陸續批發了8臺。
用戶群體超過了兩位數。
保密能力參差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