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成本有望降低了!
至于在陸軍之中,可以研制電動坦克或者電動裝甲車,將大批陸軍裝備“電動化”。
這聽起來似乎有點扯,但并非沒有這個可能性。
比如說電動坦克,傳統的燃油坦克,其動力結構太復雜了,動力包+齒輪箱+渦輪增壓裝置+過濾器+空調,至少好幾噸的重量,如果把這些重量,全部換成高能1號電池+電動機,打造一款“電動坦克”,其續航力不會是以前的1/3,而至少是2/3。
坦克內部的結構則大大簡化,內部空間明顯增加。
維修難度明顯降低,后勤保障壓力也會減小,若出現在戰場之中,紅外特征也比傳統坦克小。
再配備專門的“發電車”跟隨保障。
電動坦克,大有可為!
總之,在軍事裝備領域,“高能1號”電池的出現,將帶來一場巨大的變革。
要是那個國家能率先完成這場改革,毫無疑問,將占據極其巨大的優勢,甚至擁有了所謂的“代差”。
所以軍方不允許高能1號電池出口國外,道理就在這里!
這款電池,用在民用汽車上可以,若一旦監管不當,流落到國外軍事研究機構手中,拿去研究武器裝備,反過來威脅Z國的安全,這是不允許的!
不能讓別人跟我們一樣先進!
“再等幾年,除非國外突破了類似的電池技術,你們才能對外出口,而且必須嚴格監管,只能用于民用領域。”
白代表說道。
陳今忍不住掏了掏自己的耳朵。
這話……怎么聽著有點耳熟?
這不是以前技術封鎖我們的國家,經常放嘴邊的話么?現在輪到我們這么說了?
“好吧!白代表,高能1號電池我們暫時不對外出口,先等個幾年。”
陳今說道。
不過……軍方攔下了這么大的生意,作為補充,軍方總得表示一番吧?
待“高能1號”電池實現量產,初始價格較高的時候,軍方是不是得多下一些訂單,幫忙把成本往下拉一拉?
“這是應該的。”
白代表點了點頭:“正好國家也有加快提升軍隊戰斗力的打算,我們推出了一個海陸空火箭軍等多軍種的全面換裝計劃,打算把電池系統全部換一茬。”
“根據首批量產電池大概七千元每公斤的價格算,軍方的訂單額,至少在一千億以上。”
白代表眨了眨眼:“怎么樣?我們還算有誠意吧?”
千億以上?
陳今等人點了點頭。
不錯,軍方的誠意相當不錯。
雖然對比于數萬億級規模的民用市場,千億只是點毛毛雨,但不要忘了,第一批“高能1號”電池的成本和售價極高,只有少部分的消費者承擔的起,故而前期的產品推廣,會比較困難,有可能會遇到滯銷。
現在有軍方幫忙跑了上千億的量,“高能1號”的成本,應該能拉低到5000元/公斤以下,無需擔心前期市場遇冷問題。
軍方也不虧,軍隊戰斗力直線提升,對外威懾力大增,給國家帶來的和平利益,何止千億?
共贏。
這樣的合作,可以說是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