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中考、高考,跟Z國的不太一樣,完全是兩種畫風。
英國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等課目的考試,是間隔兩個禮拜考一門,給學生們充分的休息、調整、復習時間。
Z國的中高考,則要求2到3天內,把所有課目全部考完。
另外英國的中高考不是“一考定終身”,學生們有很多次的重考機會,這次考得不好,下次申請重考,取最高成績作為有效成績……這樣就可以看到每位學生的最大潛力。
不過在陳今眼里。
“這簡直就是在鬧著玩!”
也考察不出學生的真正潛力,看不到學生在面對挑戰時的“爆發力”,雖不至于把天才埋沒,卻也給了庸才們太多的機會,沒有太大的“篩選”意義。
但就算如此。
小星學習機在國外的具體表現,只能通過“英國”這個樣本,進行最直觀的分析。
因為另一個樣本“巴西”實在太窮了,這個國家有能力買得起小星學習機的家長,大概只有30%,覆蓋面不廣。
英國則在全國范圍內搜刮一通,歸還了超過5萬件的Z國文物后,把小星學習機的價格,降到了200英鎊一臺的程度……這簡直是白菜價了。
至于那些極其貧困、200英鎊都掏不出的家長,那么政府掏錢,給貧困生免費發一臺。
如此做到了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數百萬的英國學生,人手一臺小星學習機。
使用了快一年后。
中考、高考的成績,就是檢驗成果之時。
8月25日,最后一門考完。
8月27日,所有課目的成績全部出來,與去年進行對比。
面對世界各國的媒體鏡頭,英國教育部長驕傲地宣布:
“令人震驚的進步!”
“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這四門理科課目之中,我國學生的平均成績,較去年分別提高了31%、24%、27%與18%,總體成績較去年提高了20%以上!”
“我們正在向數學強國、物理強國、化學強國的道路上邁進,更多的天才將在這片土地上誕生!我們正在崛起與騰飛的光明之路上!”
毫無疑問,這當然是小星學習機的功勞。
嘩……
眾媒體紛紛震驚,嗡地一下討論了起來。
本國的媒體記者們,自然熱淚盈眶,喜大普奔:“少年強則國強,帝國的未來,有希望了。”
“一年提升20%,三年呢,五年呢?那得提升到什么程度?”
“孩子就是我們的未來!再不引進智能學習機,我們的未來還是現在這個樣子!”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我們一定要與星海科技達成合作,刻不容緩!”
其他國家的媒體記者,心底都升起了緊迫感與危機感,便是那幾位來自M國的記者,本想提幾個尖銳問題,再寫點假新聞冷嘲熱諷一番,但看到現場其他國家記者表現。
這些M國記者沉默了下來。
的確,別的方面,他們的報道可以造假,可以摻入他們的偏見與刻薄。
但教育問題上,可以這樣么?
他們可以給“智能學習機”打個“不皿煮”的標簽,然后嗤之以鼻么?
他們可以欺騙和誤導M國的下一代,說不用智能學習機的情況下,他們仍然是“最優秀”的么?
這樣的假新聞真寫了出來,導致的后果,他們承擔的起么?
顯然是不能的!
在教育這塊,他們還是撿起了僅有的良知,客觀地報道了“智能學習機”的強大之處,同時大聲疾呼:M國必須盡快推出自己的國產智能學習機,決不能在這場競賽中落后!若是在起跑線處輸了,M國的未來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