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當羔羊少了、韭菜不長了,試問誰人最慌?
所以這個世界永遠是動態平衡的,你這一代屬于“草芥”,但再過幾代,每一個孩子,都真的是國家的未來了。
但人口這個事,有個規律是:一旦它下降了,就回不來了。
陷入人口停滯或負增長的國家,沒有一個能把人口增長率給拉回來……這幾乎是不可逆的。
暫時沒有一個國家成功走出這種困境……不論你提供多么好的生育福利,我享受自己的人生。
而再過幾十年后,以地球科技的發展速度,進入星際大殖民時代,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
問題是你人口都自然減半了,生存空間多了,平均每個人兩套房,地球完全夠住了,還搞什么星際殖民?
除了少數的冒險者,誰愿意去荒涼陌生的外星球定居、生活?
人們最多去月球旅游旅游、在太空旅館中住幾天。
移民大部分是不會考慮的……有什么地方會比地球還舒服?
所以如果不解決人口問題,科技都失去了向前發展的意義。
不過陳今的手中,有解決這個難題的鑰匙!
而且解決起來不難,他可以雙管齊下。
一個是推出延壽醫療,將人均壽命提升到200歲以上……這大幅減少了死亡率。
二個是推出體外培育嬰兒技術,在營養艙中模擬母體環境,提供營養,讓嬰兒從營養艙中“出生”……這消除了女性對生育的恐懼,避免對身體的損害,而且將卵細胞保存在冷庫中后,你想什么時候要孩子都行。
哪怕你已過了更年期。
這就可以確保出生率。
一旦這兩項技術推廣開來,號稱“不可逆”的人口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人口負增長得到遏制,經濟重新增長,科技也有繼續向前發展的必要。
陳今往沙漠中投入巨資的行為,也不會被逐漸看作“真心為了環保大愛之舉”、“確實是為了人類未來”。
“現在,星海科技手中掌握的沙漠面積,已增加到了50萬平方公里。”
“整個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以及西域省內的其他沙漠,全被星海科技給包圓了。”
“再經過二十年左右的改造,這些沙漠應該都會變綠,成為可以容納人口的綠洲。”
“到時把星海科技數十個的研究中心、上百個實驗室,全部搬到那邊!轉移超過20萬的技術人才。”
“建立10座科技城市,每座城市容納10萬左右的高素質人口,合計就是100多萬。”
“另外建立20座移民城市,每座城市容納人口50萬,合計移民一千萬。”
“還要建立一個超大型的航天港,在天山山脈,建一個大型電磁軌道發射站……”
“在西北沙漠之中,打造出一個科技中心與私人航天活動中心。”
“搞搞房地產,吸引別人前去買房。”
“當然對那邊的房子不感興趣沒關系,只是你想享受到‘延壽醫療’服務的話,只能來西北沙漠之中,在星海醫院中接受治療……想延長壽命的,都得來這里一趟,如果是本地移民的話,治療順序優先,費用減半。”
“把這片沙漠,變成唯一的一個‘壽命充值站’,請問你來不來?”
“后面再發展太空旅游業、發展太空醫療服務……乃至從這片沙漠,走向星辰大海。”
所以外人對星海科技的看法,全部都是誤解!
他們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兩小步,做出想當然的判斷。
而陳今,已看到了未來的十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