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科技的野心,這下終于被在場眾商業大佬知道了。
原來星海科技謀劃的,是比壟斷資本主義還要高級的商業模式,想要經營的對象,不再是公司。
而是一座座的城市,一個個小型的國家。
稅收就是利潤,人口就是資源。
這不就是最終極的商業模式么?
在場眾商業大佬,目瞪口呆的同時,心思也瘋狂轉動起來:
“這種商業模式,想賺錢不要太容易,幾乎不用付出任何腦力和勞力,躺著收錢。”
“更妙的是,以前我們是羊,被規則束縛,現在我們是規則制定者,無人可以限制和約束,站在了更高的維度。”
“富不過三代!再偉大的公司,也難維持百年,走不出興衰周期律,但國家可以輕松維持百年、三百年,不亂搞的話,不會輕易破產,穩定性很高。”
“而且這個城市管理系統,節省了80%的行政支出,不用維持軍隊。醫療、教育系統都要收費……先天就非常省錢,搞得好的話,城市40%的GDP,可轉化為凈利潤,假設GDP為1萬億,利潤就是4000億……有比這更夸張的生意么?”
“就算這座城市的建造成本,超過了1萬億,后面不過三四年就回本了。”
“高啊,星海科技實在是高,雖然付出的成本很高,但潛在利益,可謂無數。”
心動。
隨即就是心動,眾商業大佬,都產生了強烈的投資沖動。
陳今則講了投資方法與回報模式:
“1000億,每座穹頂基地的建設費用為1000億,加上后續改造與基礎設施的費用,合計在3000億左右。”
“這樣,非常簡單,只要你投資滿1000億,你就可以得到一座城市99年的收益權……這座城市99年運轉時間里產生的凈稅收,全部為你所有。”
“如果你沒有一千億的資金,只有幾十億、幾百億,那就除以一千,得到的百分比,就是你的分紅比例。”
“如果你一次性拿出3000億,買斷一座城市的收稅權,你將享有永久性的收益。”
“當然在座的諸位,都不可能一下拿出幾百、上千億的流動資金出來,但一座穹頂基地的建造周期最快為兩年,整座城市的改造周期為十年,這共計十多年的時間內,你們可以持續注資,增加投入。”
“大概15到20年后,城市就會產生收益,獲得回報。”
“這個過程的確有些漫長,但我相信你們會做出聰明的決定,因為你們投資的,是永久的富貴,是長遠的未來,是千年的不衰……你們會從簡單的商人,進化到另一個階層。”
聽到這些話。
眾商業大佬的心跳,又明顯加快了不少,不由連連點頭。
但是也有人心存顧慮。
并舉手提出了疑問:“陳總,星海科技這么做的話,國家那邊……支不支持?這已經不是正常的商業活動了。”
“你這個問題問的不錯。”
陳今沖他點了點頭:“但這個星球的人口正在走向爆炸,許多國家陷入了失序!這些問題怎么解決?靠人能夠解決么?國家有那個能力處理么?”
要知道Z國的外交主導方針是不干涉別國內政,其他國家再爛,Z國也沒有理由插手。
更何況不少國家的政府,無能至極、腐爛透頂,每天都在滑向無底深淵,但就算這樣,外人也管不著,也不歡迎別人指手畫腳……簡直就是無可救藥。
但再無可救藥,Z國也只是送點錢、送點技術,偶爾幫其渡渡難關而已。
直接指導他們怎么治理國家是很難的,甚至教了也不會、水土不服。
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