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個月過去了。
游戲里相當于過去了二十個月。
這段時間李東展開了一系列的外交行動,內容大致相同:對于鄰國,表示希望建立互不侵犯、長期和平的雙邊關系,強化雙邊經貿領域合作,乃至建立區域經貿組織,取長補短,帶來經濟增長。
恰好布雷格斯洛王國周邊以小國居多,軍力遠遠不如布雷格斯洛王國,李東認為他加強經貿合作的邀請,應該會得到積極的回應。
“不好意思,兩國經貿合作沒有加強的必要。”
“我國的工農產業無法抵御貴國廉價商品的沖擊,維持現狀即可。”
更有傲慢的出言不遜:“我國對貴國的商品沒有興趣,倒是存在一塊面積達30萬平方公里的爭議領土,如果布雷格斯洛愿意歸還這些領土的話,雙方可以建立全面的經貿聯系。”
——這導致布雷格斯洛王國內,出現了大量的動用武力懲罰挑釁者的聲音,讓李東頗感壓力。
“我不就是希望用經濟合作的方式,把大家的蛋糕都做大一點,增加各自手中的資源和財富么?雖然這帶來的經濟增長,只相當于GDP的百分之幾,但好歹做大蛋糕了呀。”
李東搖了搖頭,百分之幾也是進步,現代戰爭幾乎沒一場帶來巨額財富的,一般只有血虧。
像李東這樣做,反倒能拿到一些正面評分。
只是掌控其他國家的玩家,完全看不上那點蠅頭小利,一心想一口氣吃個胖子,主導整個星球。
所以只有十幾個不相鄰的小國響應,同意加強經貿聯系。
但此時在找到足夠多的宣戰理由之后,戰爭依然不可避免爆發了。
不過為了避免評分過低,或者退出游戲,各個大國簽訂了《不動用核武器條約》,預定只使用常規武器,打一場破壞力有限的戰爭。
三個超級大國、十五個大國、48個中等國家,超過百億人口,全卷入了進去。
各種隱身戰機、機甲軍團、重裝坦克軍團……等等利器,投入戰場之后,收割人命的效率依然恐怖。
僅僅打了一個月(游戲中相當于20個月),就損失了超過兩億人口,參戰國都打出了肝火,冒出了很多要不要使用核武的聲音。
李東則拉起了一個“中立國聯盟”,有三個大國、十個中等國家加入其中,嚴格恪守中立原則,但是又保持“全民皆兵”狀態,一旦那個中立國遭遇了入侵,其他中立國有義務進行援助,也就是“聯合自保”……李東以此拉起了一股較大的勢力。
內測進行到第66天。
有玩家在論壇上發了個炸開了鍋的帖子:
《外星人勢力即將抵達》
該帖子說道:“我在游戲里掌控的是一個超級大國,有能力在太空中建立大型的觀測設施。”
“昨天天文部門的官員告訴我,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支龐大的外星艦隊,正在快速向尼德魯星球接近。”
“預計三天之后就能抵達,如果不在這段時間內建立完善的防御措施,外星艦隊將長驅直入,像一把劍般,刺入尼德魯星球的心臟,干掉所有勢力,占領這個星球。”
“我想星海科技的目的就是如此,人類內部不是威脅,外星人才是最大的敵人,是最終極的挑戰!”
“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達成一致,集中所有資源和力量去對抗挑戰,毫無疑問,降臨到頭上的就是毀滅!至于游戲評分,也不可能拿到多少。”
“趕緊停戰吧!你們都別在自相殘殺中消耗過多的資源了,把所有力量集中到一起,務必在內測結束之前,頂住外星艦隊的攻擊,到時系統會賞點評分給我們!”
外星艦隊。
所有玩家都吃了一驚。
“星海科技玩的是什么神轉折?外星人都搞出來了,我剛滅掉五個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