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就是資源方面的戰略。
“由于我們只占據了一個恒星系統,行星資源只有有限的十幾顆,隕石帶里的隕石雖然不少,但是搜集不易,效率較低……資源方面,很容易陷入瓶頸。”
“較之于那些殖民了多個星系的外星人,即便科技實力弱我們一截,但掌控的資源是我們的幾百倍、幾千倍,存在幾個數量級的差距。”
“我們一旦與那些資源豐富的文明爆發沖突,質量上,我們會贏;但對方的人海戰術、艦海戰術,有時會抵消我們的質量優勢,帶來一定的損傷。如果對方無窮無盡的數量,突破了我方的承受極限,甚至有可能被對方淹沒。”
“這樣的例子,《銀河紀元》里發生過很多。”
“所以我們也得盡可能地,獲取充足的資源。”
那……該怎么獲取?陳今問道。
“一個是加大海爾法星系的資源搜集力度,最好把所有的行星、隕石資源,全部用上,變成一艘艘的超級星艦。”
“另外,從周圍星系搜集資源。”
其他星系?
海爾法星球四周的星系,距離最近的都有四光年,普通飛船來回跑一趟都得幾十年,資源采集效率太低。
“如果使用安裝了曲率引擎的貨運飛船,前往周圍星系采礦的話,來回的路程,將縮短至幾個月。”
女媧說道:“當然幾個月的路程還是太長,我們也可以直接在周邊星系里建造軍用船塢,就地制造星際戰艦,相當于流動的軍工廠。”
“如果每個重元素星系內,都弄一個軍工廠,生產星際戰艦,將整個星系榨干之后,至少能得到幾百上千艘的B級以上的戰艦,黑壓壓一大片,若自動匯聚到了海爾法星球,應該會很讓人驚訝與震動。”
“潛在敵人的人海戰術、艦海戰術,將被徹底打垮。”
陳今點了點頭。
女媧的意思,其實就是跟‘開分基地’差不多,不過是一個個“暴兵”用的武力基地。
“那就先找10個比較合適的星系吧,主要用于生產B級戰艦,如果產量上去了,海爾法星球這邊,就停產B級戰艦,改為全力生產高端的A級戰艦。”
即高端的在“家里”制造,中低端的全放在外星系制造,這樣多騰出一些寶貴的船塢出來。
聽完女媧的講解。
三條清晰路線在他的面前:
建大型物理實驗室探索更高科技。
瘋狂暴兵,建造盡可能多的先進星際戰艦。
抽取資源,利用自身速度的優勢,從周邊的星系之中,獲取大量的資源,防止發生不足。
這三點,也是窮盡手段、擴張自己力量的,最為全面的幾個方法的綜合。
至于更好的辦法,或許有,但目前只能用這些常規辦法。
陳今當然全部批準執行。
……
然而。
就在平靜的日子,一天天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