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輕輕問“演得很爛嗎”
梁導反問“你覺得你演得好嗎”
柳葦“還行吧,也沒那么爛”
梁導把她帶到辦公室,認真的問她“你演的時候在想什么你不喜歡劇本對這個角色的意見這么大嗎”
這差不多就等于是掀桌了。
這要不是她,換任何一個演員,梁導都能把她整得有苦說不出。
可他之后也反省過了。
這里面至少有八成是他的責任。
柳葦從出道起,除了拍了半部王導的片之外,剩下的片全是他拍的,說她是他的親傳弟子都不過分,那真是捧在手心里捧出來的。
所以她也就從來沒想過會得罪他。
她膽子太大了根本沒想過他會生氣
你演得好,跟我導演有關系嗎
你在我的劇組,跟我玩陽奉陰違
你是嫌日子過得太舒服了
再說一遍,換一個人,梁平能整死她。
可轉過頭來,這人偏偏就是柳葦。
梁平從第一次用蜘蛛嚇她起,到現在,三年了,他親眼看著這個演員在鏡頭前徐徐綻放。
他這輩子都不知道能不能再這么調教一個演員,從無到有。
這算是他的高徒。
怎么說呢。
自家孩子,還能扔了嗎。
她就是真把我氣死了,我還能怎么著她嗎。
梁平自我說服之后,開始擔心自家孩子這是不是叛逆期到了,怎么一下子背著人玩這么大,對他有意見了
柳葦先真誠的說聲對不起,然后才說“我就是覺得,現在不這么演,以后可能就不會再有機會演這個角色了。”
她會撞上同一個角色嗎這一次錯過了,過個幾年,她話語權大了,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演了嗎。
未必吧。
這世上有一直演同一個角色的演員,一直一直在同一個類型里打轉出不來。
但是也有錯過就再也遇不上的角色和心境。
她現在還敢演,現在天時地利人和,她勢頭正旺,投資人給力,市場反饋好,人又年輕漂亮,還有膽子去冒險。
過了這個時期,她可能就演不成了。
梁平聽她說,點頭,嘆氣“你這是入魔了。”
演員都有這種犯病的時候,都覺得自己看好的這個項目是個不能錯過的大餅,這個角色是生平僅見的好角色,這個故事是前所未見的好故事,演上了就可以走上人生顛峰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有的演員賭對了,確實憑這一個角色一個戲走上去了。
更多的賭錯了,從此不見了。
問題是一部戲的成功與失敗有很大的運氣因素,所以在揭盅前,沒有人知道自己是賭贏了還是賭輸了。
就比如柳葦的這個戲,她是演得很好,讓梁平自己說,他都覺得這比他之前的設計要高明得多,一個有特色的角色跟一個套路的角色哪個好顯而易見。
但它就一定會成功嗎觀眾會喜歡嗎會不會招來奇怪的罵聲等等。
市場是最不可預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