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她之前不敢給這個角色添加的東西。
祝女士太偉大了,這不是一個虛假的角色可以任她去演,她一直拿不定主意,要怎么表現這個角色。
按她以前的習慣,她是熱衷于在角色身上添加符號的,不管好壞。
但這一次她不敢。
可是剛才從真假鐲子身上,她又覺得如果她真演出了一個像假鐲子一樣完美無缺,但觀眾卻無法喜歡上的角色,那這個角色的塑造能說成功嗎。
做為一個人,怎么可能沒有自己的想法呢
她還是決定應該做一點小改變。
可以從小處著手,一點點來。
還有,多跟王導商量著來。
她承擔不起這個角色失敗的責任。
第一天,拍的全是日本學生的戲。
因為日本學生這邊的布景簡單,人物眾多。
所以王導就決定先把這部分的戲趕一趕。
關于日本學生和日本教師,回憶錄里是這么寫的。
日本人是非常可怕的。這不止體現在他們軍隊的殘酷上,也體現在他們“懷柔”的一面。我當時在課堂上多次搗亂,日本人的老師全都沒有生氣。你們能相信,我在課堂上公然說日本天皇是傻子、癡呆,日本老師都沒有生氣嗎
不止如此,日本的老師非常樂于給我“開小灶”。他們會在下課后特意把我叫到辦公室,把作業是怎么做的公然透題給我,這樣一來,不管是考試也好,作業也好,我一直都是班級里最優秀的學生。
因為日本老師的引導,日本的學生也十分的追捧我,哪怕語言不通,他們也會在我經過時用崇拜的目光追隨我,他們會稱呼我為“燕姬”。
假如不是我對日本有著深切的仇恨和警惕,換一個人,我想是很難逃脫這種名利陷阱的。能收獲同齡人的崇拜,老師的另眼相看,對一個學生來說,這已經足夠吸引人了。
應該有很多人在日本求學的時候,都受過日本人的優待,因此而對日本的百姓有著相當的好感。這是人的本性,被人溫柔的對待的時候,不可能會保持惡感。
這是溫柔的陷阱,但它再溫柔,它也是陷阱。
關于劇本里這一段的設計其實有很大的爭議,一個搞不好,日本人這邊溫柔寬容,主角這邊動轍挑刺挑釁,這就顯得主角有點沒腦子了。
所以當時的設計思路有兩個。
一個是簡單一點,可以設計成日本人這邊挑刺挑釁,主角這邊針鋒相對。
另一個是給日本人設計一個背后的陰謀,這樣前面再顯得主角沒腦子,陰謀揭露后就顯得主角聰明了。
最后選的是第二種。
王導這邊喊開始,柳葦走進教室。
正面一個攝像師坐在滑軌上,扛著機器,柳葦身后帶著楊玉蟬施無為馬天保金茱麗這么多人,慢慢迎著攝像機往里走。
正面走一遍,攝像師換到側面再走一遍。
再從上面拍一遍俯視鏡頭。
結束。
然后重新排機位、站位,群演入場,所有人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