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演員的加成對劇本來說是超越性的。
柳葦很快看到了那個劇本,出乎意料,不是原創性的劇本,而是一部古代電視劇。
在看到燕燕之后,這個劇組才壯著膽子聯系柳葦的公司。
但當時柳葦正一心一意想著楚楚,孔澤蘭很清楚,她在考慮過劇本的內容和陣容后就婉拒了。
這個劇組就只好轉而去選擇其他演員。
現在各路演員都已經差不多就位了。
問題是主演,開始出現問題。
柳葦帶起了一股女性體裁主義的風潮。
從汪汪汪、玉面狐貍開始,到燕燕,到現在的楚楚,全是女主角扛大旗,票房成績還相當不俗,這引起了市場的反應,于是新一輪的劇本篩選中,女主角的劇本被大大的提了上來。
這部電視劇是由番茄臺加愛奇藝一同籌備的,投入了相當大的期望,把它當成未來一年中最重要的主推古裝劇來制作的,每一個部門都是精益求精。
當一切都準備好了,劇組的導演等等也都開始就位了,重審劇本,就開始擔心現在的目標女演員未必能擔得起這部戲的分量。
不過這種已經簽了合同的劇,按期拍好是最重要的,違反合同的事誰都承擔不起。
劇組就在不安中繼續著。
偏偏扮演皇后的女演員簽了楚楚的劇組,她還跟柳葦接觸了一下,覺得這個女孩子不是不好說話的人,在自己的公司話語權也挺大的,就想萬一呢,就先把戲的事說了,發現她不排斥回去就立刻聯系劇組導演了。
導演一聽這還有什么可猶豫的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也值得啊哪怕這個劇推遲一年播也行啊,要是請到柳思思來演,這部劇就穩了
導演親自帶著全部劇本來了,打算等柳葦看完劇本后要是有興趣,她就親自講這個故事給她聽。
柳葦接劇本的時候,導演就在外面酒店住著,她真是一點都不想放過機會。
劇本給了兩本,一個是大綱,趕時間可以看大綱,一本是全劇本,包括所有角色的臺詞和分析。
柳葦就在休息的時候先把大綱看了。
一看,發現是熟人的故事。
是姜姬的后代。
古代歷史電視劇是一個很難說的題裁。
好寫好拍,是因為歷史很詳細,人物很豐富,劇本容易寫,拍起來也容易,觀眾接受也不難。
歷史電視劇是自帶流量的。
但不是說歷史電視劇拍了就必定會火,這很玄學。
一般來說是要選眾所周知的人物,比如姜姬,比如姜武王,這都是自帶歷史流量,寫個名字就能引人進電影院。
但電視電影發展也這么多年了,成名的歷史人物早就拍完了。
就只剩下一些邊角料,讓編劇們扒拉來扒拉去的,挑出一兩個有意思的人物。
柳葦看完大綱后又去搜了這個故事的歷史記載原型。
人物是姜姬的后代,姜寅,又名姜虎或林虎。
商朝早期是女帝,中后期男帝與女帝是交替出現的,有的是和平繼位,父死子繼或母死女繼,有的則經過一番斗爭。
姜寅不是長女,她排行第三,所以她開始并不是皇儲,皇儲是長子。
她爹是皇帝,跟皇后的關系不太好。
兩人從朝上斗到宮內。
后面朝代的皇帝要斗皇后,把皇后往宮里一關就行了。
但商朝不行。
皇后是相,她每天就坐在皇帝左手邊第一個位子一起視朝呢。
回到后宮,兩人各踞一宮,身邊侍人宮女侍從侍衛一大堆,拉出來都有幾千人,夠打仗的了。
所以這兩位一直都是文斗,沒上升到武斗,也就在朝上吵來吵去。
大臣們被這兩人折騰的苦不堪言。
然后,皇帝想了一個招,他告皇后有異生子。
就是說皇后生了一個不是他親生的孩子。
誰呢
皇儲。
他自己的長子。
理由是皇家血脈第一胎應該是女兒,這生出來一個兒子,肯定不是他的。
在沒有任何科學技術支持,僅憑猜測,居然取得了大臣們的支持。
皇后不服,問題是她也解釋不了皇帝自戴綠帽子來黑她的勇氣是從何而來,假如不是皇帝說謊,就只能是真的了。
最后皇后進紡織院織布去了,長子被宮,去修橋鋪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