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導在這樣的慶功會上是片刻也不得閑。
看到他竟然拒絕了上臺講話她和陸北旌都忍不住瞠目結舌。
梁平“你們倆啊,真是壞啊”他喝了口水,“可算了吧,我省省口水。”他往臺上掃了一眼,這么說。
不到五分鐘她就明白為什么了。
無數的人來跟梁導搭話。
無數啊
梁導就像是身后跟著一群蒼蠅一樣,嗡嗡嗡不絕。
她和陸北旌也算是紅人,但此時此刻還是感受到了梁導的紅是超越明星的。
多數都是過來自薦的明星,有已經成名的,她能叫出名字或看起來眼熟;也有沒成名的,她完全不認識也不眼熟。
而這些人里不止是小鮮肉和小花,還有許許多多的中青年演員。
慶功會請了大量在北京的明星,單純是根據地緣請人,不是挑名氣,在北京有地利之便的、有點合作的可能的都請到了。
不過,在北京還有大量的北漂。他們沒有拿到請帖,卻也想方設法進來了。
他們都想請梁導看一看自己,巴望著在跟梁導說話的這幾分鐘里,自己能發出金光來讓梁導看中,帶到下一部作品中,或者這回沒看中,以后梁導想選演員了能想起自己來。
就這么一點點的渴望。
幾百個人,分批,不停的圍攻梁導,保證梁導身后始終有超過十個人在跟著,死都甩不掉。
梁平逃出來后說“我去個洗手間都有人在洗手間里給我遞名片介紹自己演過什么片。”他嘆了一聲,“演員太多了啊。”
太多太多了。
太多太多太多了。
銀幕上只有常見的二三十個人老出現,觀眾都抱怨沒新面孔。
可各大影視院校每年都招生,每年都往這個圈里輸送幾百號人才。
還有更多的、覺得自己有才華的、跑橫店去蹲著想進圈的。
還有現在多出來的歸國子女、選秀入圈、網紅入圈等等。
這么多人不是沒了,而是變成沉在池底的泥沙,誰也看不到他們。
每年都有新人,每年人都會變老。
梁導也看不到。
梁平坐上車就說“我哪兒能用得了這么多人啊。都來找我,我一個都不記。”
他以前是沒有話語權,那是資方給什么人他用什么,他曾想過自己能做主了,想用誰就用誰
但不是指去圈里淘那沉在池底的泥沙。
而是想用哪個明星就用哪個明星。
他也是只往上看的。
他現在有話語權了,還是資方給什么人他用什么。
能做主了,卻也懶得做這個主了。
人送過來了不好用怎么辦
換
換一個還是不好用怎么辦
再換
他要是遇上自己喜歡的本,想用自己喜歡的演員。
那還是不會去找沉在池底的泥沙。
他會優先考慮曾經合作過的,他有交情的好演員。
比如柳葦。
比如陸北旌。
很多從來沒火過的中青年演員還在盼著能有一個火的機會。
因為,有人是中年后才火的啊
這就給他們希望了
梁平“都是這些看起來大器晚成的害了他們不然這些混不出頭的早早退了圈,現在可能也都有家有業了,不會繼續在這一行混著。”
他的看法是以前沒火過的,以后也不會火。少年時沒火的,中年后也不會火。
有中年后才火的。
但你未必是這一個
像梁平,他就是不喜歡用新人,喜歡用出名的演員的那種導演。
他不耐煩在導的時候還要調教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