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大臣有的還沒起,有的已經在晨起梳妝,他們回頭、轉身、站起,個個都顯得出一身的威嚴來。
此時,皇宮內的鐘緩慢的敲響了。
響了九聲。
喪鐘。
皇帝駕崩了。
有的大臣瘋了一樣趕緊往宮里趕,頭發都沒梳好,衣服都沒穿好就坐上馬車了。
也有的反而不敢立刻進宮,聽說有傳旨在挨家挨戶送就寧可坐等著圣旨上門也不出去。
等看到圣旨上面俏麗飛揚的筆跡,所有的大臣都沉默了。
這甚至不能說是一道正確的圣旨。
但事實上,它就是一道在安排諸大臣工作的圣旨。
禮部要操辦喪禮和登基大典。
丞相要把諸臣工都安撫住讓他們老實干活。
副相要負責寫喪信詔告天下諸城以及百姓。
順便新皇不打算服喪,她的說法是諸臣照舊,百姓照舊。
也就是說連百姓都不必服喪了。
雖然商朝并沒有強制服喪的禮制,但是從女帝起,三寶大帝登基后為女帝服喪十年,還是諸臣勸服后才停止服喪,不過三寶大帝服喪并沒有要民間一起服,只是她自己而已。而且三寶帝退位后,有明旨不許為她服喪,不許禁民間嫁娶,不許影響百姓農林牧漁等生活。
后來皇帝駕崩后,繼位的皇帝服一年到三年不等,也有只服三個月到九個月的。
完全不服的真沒有,哪怕是裝也能裝上九天這是最少的一個了。
可是因為根本沒有禮制在這方面規定,所以皇帝們也可以隨心所欲。
這起因都是女帝從登基起就禁絕大祭、亂祭這類事,死祭當然是。女帝還寫在了律法中,言明不可以以行止規范常人,就是說除了罪犯之外,普通人都不應該受一些無謂的行止規范。
比如父母死了,孩子應該服多久的喪;比如丈夫死了,妻子應該服多久的喪;比如女子應該貞潔;比如人都不應該剪頭發,必須留長發。等等。
雖然女帝這樣做了,但很多事還是很難推行下去,民間也并不是都能全盤接受。
不過皇帝們倒是都很喜歡,每一代皇帝也都是身體歷行的去做了。
所以,就是姜寅不服喪是符合法理法規的。
沒有一個大臣能指責她不給先帝服喪,也不讓百姓服喪,連大臣們都要照舊干活,顯然也沒有喪假了。
甚至姜寅還說了下一次大朝會照舊舉行,就是以前的議題都暫緩,先議先帝的喪事和我的登基吧。
大臣們“”
等大臣們進宮,姜寅已經在等著他們了。
偏殿內完都是列班候見的大臣。
按順序來。
姜寅先宣的是丞相等人,事情就是這么個事情,快辦吧,事多著呢。
丞相和幾位重臣臉色復雜又沉重的看著姜寅說的頭頭是道。
丞相等她說完,拱手道“敢問先帝何在”
姜寅“已讓人收斂起來了,等收拾好了就讓禮部接手。”
丞相“敢問先帝是因何駕崩”
姜寅“先帝既崩,不必問原因。”
丞相“”
丞相還想再說什么。
姜寅“先帝失德,亡于我手,乃天命所歸。”
丞相震驚了,但他也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