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丞相再等,姜寅請丞相來談一談宗法。
當年女帝姜姬與丞相龔公共同研定的宗法在繼承這方面已經算到了皇室主支有斷脈的可能。以前朝段氏為例,后繼之君沒有直系血脈的子嗣,造成皇權凋零的慘劇,后世不可不防。
所以龔公在宗法上規定,皇家繼承以母系出身為貴,繼承權不可剝奪。
也就是說,如果是女帝,那女帝所生都有繼承權。如果是男帝,那皇后所生才有繼承權。
而且繼承權不會因為任何罪名而消失,只要活著,哪怕不再是公主、公子,也一樣有繼承權。
就比如先太子林普,以及二公主和四公主,他們現在仍然有繼承權。
先太子不行是因為受了刑。這方面所有的男丁都因為受刑失去了繼承權。
現在還有繼承權的,就是二公主和四公主所生的女兒,以及先太子林普的三個女兒。
姜寅肯定不能為了保證自己這一脈的繼承權就把這些女孩子全殺光了,先帝那么瘋都只廢了男丁呢。
但是讓她心甘情愿的以二公主和四公主為繼承人,也不可能。
她就想先設一個繼承權的障礙,但她拿不準丞相是什么意思,是堅定的維護宗法呢,還是愿意從了她呢。
她就把丞相叫來單獨開小會了。
丞相表示陛下,您果然有后招,說吧,臣都愿意。
姜寅老頭子你這么聽話啊。
姜寅的意思是,旁系的繼承權當然是依宗法所有,她不會拿走的,但是旁系一定要目聰目明、身強體健、能文能武,然后年滿十八歲,才能得到這個繼承權。
這當然是為了優中選優啊。主支就算了,旁系不能什么人都可以繼承皇位吧,皇位也不是大蘿卜啊,萬一旁系的人短命呢,萬一是個傻子呢,萬一是聾子瞎子、身患重病,或是不學無術等等。
總之,旁系之人的繼承權暫時先寄在她這里,等他們年滿十八歲了,身強體壯、能文能武了,她這邊再一一承認他們的繼承權。
丞相“好,大善。”
這樣一搞,后面的皇帝就可以理所當然的斃掉所有旁系的繼承權了。
所以說,不管祖宗之法多么完美,后世子孫不肖的話,多好的祖宗之法都沒用。
她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了。
丞相也覺得皇位的繼承權不宜搞得太復雜,最好就是簡簡單單的主支繼承就可以了,再搞個旁支也有繼承權,那就是替禍患埋下了根。
女帝姜姬是想得很完美周到,但那是完人的想法,后代子孫可沒幾個完人。
姜寅和丞相達成一致了,后面的走了一下過場,這事就過了明路了。
任騰這些日子一直在忙朝政。他從小就想當殿上臣,成了姜寅的夫婿后可以上殿了,他自己又別扭了,不肯入殿為臣,現在是由不得他自己樂不樂意,每天都有海量的奏折要等他看。
等他回過頭來就發現姜寅又做成了一件大事。
姜寅“我與母后和哥哥、與姐妹們,從此只論親情就好。”
任騰“陛下所慮極是。”
哪怕此時這些人沒有二心,以后又怎么保得準
就是他們沒有想法,他們的子孫后代呢
姜寅想保一世的親情,就要從一開始劃清界限,讓所有人都各得其所。
姜寅“他們只要在朕圈的框子里面待著,就不會再有危險。”
柳葦在演這一段的時候,與姜寅對待親人的心情重合了。她也是希望宋誠他們三人能在她圈好的地方待著,這樣他們不會有危險,她也能更有信心對他們好。
不過路露那個六院的朋友說她這樣有點控制的傾向了,需要注意。
六院大夫“一旦親人的所做所為沒有如你預計的那樣,你會不會焦慮呢會不會生氣呢”
六院大夫“一旦你生氣了,對方是會聽你的,會順從你,還是會反對你呢”
六院大夫“親人之間需要的是理解和同情,再不然遠離也可以,親情是最無法控制的,越控制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