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其實是兩個女演員之間的感覺。
她問史導“我演誰”
史今生很驚訝“當然是你想演哪個就演哪個啊。皇后和貴妃,看你喜歡哪個角色嘛。咱們自己的電影,當然是聽你的啊。”
她上一回拍這種全聽自己的電影還是汪汪汪。
那可是個挺失敗的經歷。能救回來全靠梁導。
柳葦堅持讓史導給她選角色“用你導演的眼光來看,你覺得我適合演哪個角色,我就去演。”
史今生有點緊張了,她思考了很久,讓柳葦分別演一下她心目中的皇后和貴妃。
然后,史導說“皇后。我還是想讓你演皇后。”
史今生說“別看這兩個角色里貴妃像是那個徑直進攻的人,但事實上,兩人之間的進展全靠皇后來推動。她不讓步,貴妃就是一個悲劇。我需要皇后這個角色有一種超脫局外的瘋狂,但同時她也要表演得極為克制。非你不可。這么重要的角色我不敢交給別人來演,萬一演壞了,這個電影就不成了。貴妃反而更好辦,戲點在皇后身上之后,她這個角色的比重可以下調。”
柳葦就開始深入去思考皇后這個角色。
在小說里,皇后就是一個皇宮中的定海神針。她美麗、高貴、高雅,出身極好,是先帝給皇帝選的皇后,皇帝非常尊敬她,由敬生畏,所以夫妻兩人的角色其實是倒過來的,兩人沒有平常夫妻的感情,皇帝對皇后像是對母親,有事就來找,沒事就想不起來。
皇后也并不在意皇帝是否寵愛她。她沒有孩子,因為家世驕人,她的能力也很優秀,朝上朝下都沒有意見,皇帝的奏章都是她在看。
皇帝就像個大孩子,每天只顧著享受,酒池肉林,醉生夢死。
這樣的皇帝,皇后是肯定不會愛上他的。皇帝是信賴、依賴皇后的,但皇后對皇帝卻沒有這份感情。
貴妃入宮,赫赫揚揚。從一開始就非常霸道無理。皇帝寵愛,貴妃本身的性格也是得勢不讓人。
皇后貴妃兩人初次見面就顯露出兩人是舊識。
貴妃罵皇后入宮當皇后,是愛慕權勢。
皇后溫柔回答權勢誰不愛她愿意入宮,確實是皇后之位太過動人。
貴妃冷笑著說那是以前,現在皇帝愛她,以后這皇后誰來當還不一定呢。
然后宮中的妃嬪開始頻頻出事,風言風語都說是貴妃干的,是貴妃在排除異已。
皇后查到最后卻查出是這些妃嬪嫉妒貴妃,陰謀陷害貴妃。
這些妃嬪都獲罪出宮了。
此時貴妃剛好了有身孕,似乎只要生下皇子就可以當皇后了,因為皇后沒有孩子,她本來可以收養宮中皇子皇女的,也因為這些皇子皇女的生母都獲罪出宮了,皇子和皇女也都失去了尊貴的身份。
皇后的地位一落千丈。
這時,皇帝來到皇后的宮中,悄悄告訴皇后,他懷疑貴妃害人,那些被趕出宮的妃嬪都是她害的。
皇帝“此女惡毒,必除。只可惜了那腹中之子。朕以為待腹中子落,將其托于皇后之手,朕可安心矣。”
皇后“陛下勿憂,萬事有臣妾在。”
然后皇帝就死了。
結尾,皇后去探望貴妃,兩人一番交談,才整個真相大白。
小說里除了百合情之外,還有懸疑的元素。
柳葦開始好奇這電影要怎么拍了。這點懸疑元素加不加呢
加,觀眾要是看過小說,估計都知道,那這點懸疑就很難保持懸念到最后。兇手早早暴露出來,這懸疑就沒用了,會變成廢招。
不加也不行,原著小說改編,不把這個最后的反轉加上去,觀眾肯定會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