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找到了自己沒聽過這件事的理由。
柳思思的故事跟北京臺的老娘舅差不多,充滿了現實主義的黑色幽默和翻轉。
一開始報道中是傷心父母痛斥演藝公司用霸王合同搶人家孩子,跟著社區采訪和街道辦事處和鄰居就出來打臉,證明這是一對多么讓人惡心的男女。一男一女都不工作,也不結婚,同居生了四個孩子。孩子全鎖在家里餓得隔著窗戶哭,父母去逛街打牌了。好心鄰居跟喂野貓野狗似的隔窗投喂孩子,給孩子送餅干包子飲料。
警察來了無數回,社區來了無數回,但不養孩子也不能把父母抓起來,有父母的孩子也不能進福利院,竟是除了批評教育再也沒有別的招了。
兩個混子都與各自的親戚們老死不相往來了,誰都不愿意接手拖油瓶,還是四個
于是市區內各個學校開始伸來援助之手,幫助這四個姐妹從小學讀到初中,完成基本義務教育。
柳思思是家中第一個孩子,長得格外出色,在這樣的父母身邊,難得沒有染上任何一種壞習慣,鄰居和老師都夸她學習認真、忠厚老實。
在她初中畢業后,這一對父母神奇的達成了共識,偶像文化,少女偶像這些新潮流沖擊了這對男女的神經,讓他們有志一同的決定將這個最漂亮的大女兒送去做偶像,像香港臺灣那些知名的女藝人一樣,早早的出來賺錢養家這還真是這對父母在接受采訪時說的。
梁平看得嘖嘖稱奇。這對男女脫口而出謝霆鋒、張柏芝出道養家,所以他們也送女兒出道賺錢養家養父母養妹妹弟弟。
而且在2016年,在把柳思思簽給嘉世之后,這對男女還跑去登了個記,正式結婚成為夫妻,以便更好的以父母的身份壓榨女兒。
嘉世手握合同,這對男女身為父母,兩邊都進行了激烈的交鋒。
但最終并沒有真的對薄公堂。
這對男女在接受了幾家媒體的采訪,又在抖音微信上搞捐款,非常快的自揭畫皮,從此消聲匿跡,再也沒有出現。
梁平一目十行的掃過所有新聞報道,嘆為觀止。
柳思思的原名并沒有在報道中露出。原因是這對父母根本沒有給柳思思起名,柳思思身份證用的是學校老師給起的名字,而“柳思思”則是進入嘉世后起的藝名。這對父母在采訪中提起她都是“大的那個”、“老大”,這不是出于親密,恐怕是真的不知道女兒的大名是什么。
當然,這個家里也沒有小名這種東西。
電視臺做報道時當然還是暢導人性真善美,希望柳思思在長大以后能回到家中原諒父母并報道父母的恩情去他。
梁平看完報道,跟路副總說“這種人渣不必怕他吧。”道理全在他們這邊,沒理由當年嘉世能打贏這場口水仗,他們打不贏。
路副總“當年她是未成年。現在她不但成年了,還將要出演陸哥的電影,功成名就,那是一回事嗎。”
大眾總是對成功人士有更多的要求。人一旦成功了,就好像獲得了某種特導功能,必須肚大能容,要有韓信跨下之辱的雅量。
沒有就是小氣鬼。
梁平“那也確實是麻煩了點。”
路副總“嗯。”
梁平“路總。”
路副總“嗯”
梁平“陸哥說柳思思歸你帶。”
路副總“。”
梁平“我這邊的戲趕完就把人送回北京了,那我不打擾您了,路哥再見”
梁平掛掉電話,長出一口氣。
天大的麻煩都歸路哥了。
反正他只是個導演,他只管拍戲。戲拍好了,他的任務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