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翻一翻本子,說“階前聽雨這一節。”
古代電影總是會喜歡拍下雨,拍出來畫面好看,也方便抒情。
攝像讓人先去開水管,試一試雨。
攝影棚的好處就在這里,讓下雨就下雨,下多大都行。
于是頂燈全開,天花板上的灑水器開始往下淋水。導演和攝像在監視器前看畫面,調整燈光和雨勢。
等柳葦到場時,雨已經下完了,摘星樓的階前屋檐全都淋得的,燈光大亮,鼓風機開得慢,吹小風,工作人員站在樓里測試。
路露送她來,讓她去換衣服,他去找導演。
路露直接問“今天拍哪一節”
導演把分鏡本給他看“階前聽雨。”
分鏡本就像漫畫,一格格畫著大概的情節和角色,畫得還是挺精致的。
階前聽雨這一節上的畫面就是姜姬因為雨后無法出去玩,就靠在欄桿處,看到階下站崗的姜武,兩人一個樓上一個樓下的傳信玩樂。
陸北旌不在,所以只拍姜姬在樓上的畫面,到時再將兩個畫面給剪到一起就行了。
路露把分鏡本還給導演,在旁邊找了個地方站著等開拍。
導演和攝像又排了一遍程序,柳葦化好妝出來了。
只看柳葦,導演和攝像都是沒有一點意見的。一個在鏡頭前仿佛會發光的大美人,有她在拍攝就成功了一半,她能讓整個畫面都有了靈魂。
只要她會演,會一點點都行。
導演的標準很低。
導演給柳葦講戲,說“一會兒你上去,靠在欄桿上,你要很開心,像一個天真的小公主那樣的開心,行嗎”
柳葦點點頭。
導演“那你上去試試。”
柳葦就上摘星樓,在早就決定好的機位處坐下。這里上下左右前放了五個固定機位,現在全都閃著紅燈盯著她。
欄桿上的,鼓風機吹過來的風輕輕的吹起她的頭發。
她現在是披發,漆黑的頭發加了假發片,垂在背后。
她坐下來后,化妝跟上來給她整理頭發。
導演在下面,給她比手勢3、2、1。
摘星樓地勢高,她這樣能清楚看到導演旁邊的路露和幾個工作人員。
攝像頭發出機器的嗚嗚聲,它們開始工作了。
這段表演仍然沒有給她臺詞。
柳葦已經熟知機位的位置,經過梁平和陸北旌的,她清楚的知道在鏡頭面前表現,其實就是要找角度。
不是說找角度讓自己顯得更好看,而是找角度讓畫面顯得更好看。
就是構圖。
影視構圖和圖片構圖差不多,都有異曲同工之處。陸北旌說他當年為了練構圖,學了很長時間的素描和油畫,現在沒事時還要畫兩幅找找感覺。
她沒時間去學素描,但每天都用手機給自己拍照,到現在已經有一點點領會到構圖是什么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