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緊張,她就開始觀察站臺時的身邊的人和對面的人。
比如站臺時,有的臺會請主持人。女主持人不肯站在她這邊,而男主持人也不肯站在她這邊,有一回一個男主持人可能是想采訪她跟她說兩句話,但離幾步遠的時候就走開了,最后他們就沒有被采訪,換成室內采訪了。
記者都在紅毯邊上走,攝影點都是定機位,要么是對著展板的正對面,要么是入口處,要么兩個地方都有。
柳葦已經習慣了定機位,每到一個地方,看到定機位就會不由自主的找到最佳拍攝角度并站定,給攝影師足夠的時間拍正面照。
這其間陸北旌告訴了她好多關于站臺拍照時的小訣竅。
陸北旌“除了正對面的照片之外,入口處的照片最好拍的有一點動感,別站著讓攝影師拍,要在走動的時候一直保持三分之二的側臉向他,保持笑容,直到走過那個機位,速度可以慢一點。”
柳葦馬上記下來,準備下一回就試驗一下。
陸北旌“比如像我和你一起走,就是你身邊有一個身高年齡和你都可以搭得起來的人的時候,不論男女,女的更好,跟他互動一下,拍出來更好看。”
他身體歷行的教她,下一回去站臺,正好入口有一個定機位,一個攝像師老辛苦的扛著機器對著入口。
陸北旌挽著她上臺階,緩步向前,對她示意攝像師的方向“那邊有一家燒烤店,一會兒我們提前出來可以去吃燒烤。”
柳葦當天的對著入口處的攝像師笑得比夏天的太陽都燦爛。
這張照片在當天晚上站臺沒結束時就發出來了,柳葦背后就是陸北旌,他好像也在對著旁邊的人笑,沒有搶柳葦這張照片的風頭,所有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
這段時間關于柳葦的新聞很多,公司都注意到了,一直在小心控制著風向。
首先就是,她長得很好看。
娛樂圈里的男男女女長得都很好看,基本是不會有丑人的。但好看跟好看之間也不是一樣的,對習慣信息爆炸的大眾來說,只要超出一般水平的美麗才會被他們一眼記住名字和臉。
很多藝人入行很久都沒有姓名,這其實是很正常的。
因為大眾能記住一個人的內容是有限的。現實中面對面,信息更豐富,人們會更容易記住對面的這個人是同事、鄰居、快遞小哥。因為這些人代表的信息頻率更高,你見他們的次數更多,每次見面的時間也會更長,所以記起人來更快。
但隔著一層網絡,信息量會大大減少。
你在網上看一張圖片可能用不了一秒,看一篇報道時間可能不會超過三十秒,看一個視頻可能只有三分鐘,而且這段時間你還會走神。而且你不會重復的去看同樣的照片、報道、視頻。
但在現實中,你可能一周要見兩三次快遞小哥,每回都會發生重復的對話,每次單獨與快遞小哥交流的時間都會超過一分鐘。
換成同事或鄰居,這個時間和頻率會更長更多,重復的內容也會更多。
人記住信息的方法就是時間長和多次重復。
所以,藝人想出頭,都是要想盡辦法在大眾面前出現的。參演電視劇、參演廣告、出演綜藝,等等,都是為了增加曝光率,以期讓大眾能盡快對他臉熟,能把他記住。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人是可以一次就被大眾記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