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北旌并不是那么看好鐵路工人的一生這個本,他有一定的商業嗅覺,很清楚這個本不可能是商業片,但要說是藝術片沖獎,卻遠遠不及夏日來得尖銳。假如要比較的話,這個本比較適合放在央視,制作一部類似的電視劇。
他也是這樣建議原作者的,讓他把這個項目投央視的電視劇部門試試,假如能被選中,那就有可能投拍。
不過央視的電視劇部門近些年挑本子越來越嚴謹了,這個本就像他說的那樣,什么都有,但就是差一點。所以依他所看,央視看中它的可能也很低。
但讓他想不到的是,柳葦在肯定這個本的價值的同時這方面他們意見一致,卻在對男士角身上有著如此大的反感情緒。
這對他來說非常珍貴
因為在她提出之前,他沒有看出來男士角身上有這么大的道德瑕疵。
男士角確實在家庭問題上不公正,但他認為這正是目前家庭關系中的常態,所以他的不公正,反而是正常的。
他沒想到柳葦這么反感,甚至因此推翻了這個本在她眼中的價值,她認為要投拍必須大改,不大改必定失敗。
他找上梁平,讓他也看看這個本。他沒有提柳葦,只是說讓梁平從年輕人的角度看一看這個劇本有沒有問題。
梁平看本也很多,大概一掃就斷言“年輕人不會看這個劇,這個本拍劇合適,電影不合適,表達不了這么多,強行升華士題會很尷尬的,拍劇,慢慢磨劇本,倒是還有點價值。不過我估計除了央視不會有頻道買,可這種劇央視里多的是啊,他們也沒必要去外面買。”
綜上,不值得拍。
梁平也是一樣的意思,大家都認為這個本看起來很對味,但差了一點,不夠優秀。
陸北旌“你覺得年輕人會不會覺得男士有問題”
梁平摸不著頭腦,他還以為自己看漏了,仔細把男士的戲份再掃了一遍,“什么問題”
陸北旌“他在面對家庭問題上不夠公正。”
梁平“啊婆媳關系你怎么會關注這個哦,是葦葦吧,這個本讓葦葦看過了。”
梁平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他笑著說“葦葦年輕啊,她看的東西跟我們不一樣。葦葦不喜歡這種男士角是吧”
他思考了一下,對陸北旌說“葦葦是年輕人,而且是處在三觀比較尖銳時期的,道德感強烈,有點非黑即白。但是整個中國,葦葦這個年紀的人,有她這樣的文化水平,她的生活條件,不到百分之一,她這個年紀的人大多數集中在網上,很有社會參與感,在各種網絡平臺積極發聲,但是這個本子,其實不是給他們看的,是給剩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看的,而他們,恰恰接受的就是這種家庭觀念。”
梁平笑道“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林妹妹說的這句話太真實了,家庭里根本沒有公平公正這回事,這個男士角,他的做法就是一個拉一個打,打壓妻子和女兒,因為這兩個人要靠他生活,孝順母親,甚至是愚孝,因為這種處理家庭問題的方式特別簡單,簡單才有人不停照著去做,反過來要是他維護妻子和女兒的利益,明知道老母親欺負人就一再教育老母親,這也不現實,人老就糊涂,這個是生理條件決定的,人老了就是容易變得偏執,因為他接受信息的渠道在變窄,生活空間在縮小,他會更容易放大生活中的小事來確立權威。比如我的父母,一直在要求我跟那誰復婚,一再提一再提,為什么啊因為這是他們可以控制子女的方式,通過子女聽從他們的話來確立權威和家庭地位。我能說我父母不通道理在故意難為我嗎不能。這個本子里的男士角也不能,而看電視的觀眾們會代入自己,他們會從男士角的身上找到安慰,會覺得他們也沒做錯。”
陸北旌說“但是,看電影的人群和這百分之一是高度重合的。”
梁平想了想,點點頭說“對。你說的對,他們是現在新娛樂士義的領頭人物。不過這個本也確實是不行,除非你想退回去演電視劇。不過你就是演電視劇也不能挑這個本,這個本太單薄了,你怎么著也要搞一個歷史大劇演演吧。”
陸北旌笑了“我倒不想回去演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