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華想紅,紅是第一位的,等紅了以后,就可以賺到錢了。
副總大紅靠命,紅還是可以靠拼的,只要你夠拼,一能讓觀眾記住你。
蘇北華很認同副總的話,因為他自己看出來的規律也是如此。這個圈子有的是老天賞飯,有的不是,只要出現的次數足夠多,其實是可以混出個子來的。
直到現在蘇北華離開副總公司,自己成立公司單干了,也還是照著副總當教他的方式去做,那就是抓住一切機上戲。
蘇北華從一開始給自己的設就是男,而不是少。他在圈子里待的時間可以是相當久的,他很清楚,少這個設比少女的水份還大,少女可以做到三十歲,少超過二十五就不行了。
一方面是生理特性。男天生就脂肪少,雄性激素作的就是毛發、骨架子肌肉,不管真少還是假少,只要是男的,只要有雄性激素,就逃不過糙,臉整再白也沒,三十一到,少感消失得干干凈凈,瞬間油膩。
另一方面,適合少的本子比適合少女的本子還少,少女的本子至少一能碰個一兩個,少的本子十也未必能碰到一個。
所以,他從沒想過營造輕這個概念,他恨不能出就被觀眾認為是真男,真漢子。
因為這,他從一開始接本子就喜歡扮演比自己紀大的角色,大個五六歲都正常,大十歲他也敢,二十歲敢演三十的。
他想的很好,這一來,他二十歲演三十的,等于在觀眾眼中老得慢了,因為他的青期被為的拉長了。
他這個想法在后來被證實是有的。
因為他出后拍的第一個角色,跟他現在演的角色沒有任何不同,而磨練了十幾在同一個形象內的演技,讓他成為了同類角色中的佼佼者,不管是觀眾還是影視方,在想到同類型角色時,在前三個演員里想到他的名字。
他也是當副總帶出來的七個中唯一一個現在還處在上升期的。
他做事的第二個準則就是多接戲。
他入行以來拍的戲沒有五十部也有三十部了,最終面世的不過十部左右。當他入行后才明白,一個演員對項目的影響力幾乎為零,哪怕是被劇組金請來的大明星,也很難他們能左右什么。
他所能做的就是拍完自己的戲,也混到了可以加戲的地位是,別也可以加戲。
他能拍好自己的部分他控制不了別拍的部分是什么。
他知自己塑造角色千篇一律是可能同組演員連角色都不塑造。
劇本可以前半截失蹤,也可以后半截失蹤,也可以從到尾都沒有劇本。
演著演著,可能演員失蹤,可能男主角失蹤,可能女主角失蹤,可能導演失蹤。
終于,順利殺青了
投資錢花完了,不制作了,拍好的放庫房吃灰了。
或是制作完成了,沒有推銷出去沒買。
或是推銷出去了,電視臺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沒有播放。
或是播放了,沒播完,掐掉了。
就算成功播放了,也可能除了電視臺演員,沒知這個劇播了。
蘇北華終于發現,他只能多拍,因為意外太多了。誰也不知哪一部片火,也不知觀眾究竟從哪一部開始記住他。
他知他拍了很多雷片、爛片,常常在視頻剪輯網站替u主們賺點擊流量,沒知他其實挺高興看的,因為雷爛,同時也明他的這個角色被記住了。
雷片爛片再多,只要他能出產好角色,只要有好片,那雷片爛片就不是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