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李沐一直覺得自己漏掉了一環,卻死活想不起來是哪一環。但是當他寫下徐之雷這三個字之后,他發現所有的問題仿佛都可以串聯起來。
十三魁首聚會本就是徐之雷在張羅,那么旋歸莊內的地道,徐之雷若是不知情,那可就說不過去了。
至于關于青蓮軍的行蹤,徐之雷本身還是聽風軒的半個主事人,消息本來就靈通。消息靈通的反面就是他想要掩藏什么消息的時候,也能有那個能力滴水不漏。
這一點,李沐當初也是深有體會的。當初李沐與徐之雷還有一個交易,那就是李沐告訴徐之雷有關鮫珠的事情。徐之雷幫忙隱藏李沐的信息。因此,對于徐之雷的能力,李沐是深信不疑。
仔細想想,青蓮軍有陳驍密詔,想來也是陳驍察覺出有些不對,所以特地留下的后手。既然有這份密詔,那么沿路的郡府定然會依命配合。再配合聽風軒的風媒控制消息,這才有可能讓青蓮軍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在涯城之外。
“一定是有徐二世子幫忙,是了,太子本就是他陪同來的,所以一切都是他準備好的。這么一想,李沐也生出了一絲明悟。然后,這一絲明悟在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種懾人心魄的恐懼。這種恐懼,仿佛就是一只冰冷的鬼手掐住了李沐的脖子,又像是天上降下一道驚雷,從李沐天府劈到涌泉。
李沐變成這樣的原因,在于合情合理的一個猜測。
“如果真的是徐之雷,那么實施這個太子拯救計劃的上官隱,應該也是徐之雷的人。那么給天子陳驍下蠱,就是徐之雷所指使的”
李沐端坐在位置上,仿佛僵硬在了那里。如果是那樣,那么徐之雷不是新皇黨,也不是太子黨,他是真正的謀逆黨
按照這個猜測反推之前的所有問題,似乎都能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陳驍中蠱,生命垂危,如此才能提前引來子嗣之爭。若是等陳驍壽終正寢,且不說陳驍還剩下多少壽命,就算陳驍沒有那么長命,也可以一點一點安排好皇位繼承者。那時想要再起波瀾,難度將會成倍增加。
陳驍自知生命無多,若是在此時放出一點點風聲,稍稍推波助瀾就能促成陳驍留下后手。陳驍年輕時經歷過宇王謀反,差點讓他坐不成皇位,年老之后,又有東山郡王給他來了那么一出。他不會不知道軍權的重要性。一旦透露有人謀劃皇位,算計太子,作為父親的陳驍,肯定會在軍權上給他留一手。至于這一手是不是青蓮軍,其實并不重要。
那一份涂改過的遺詔,以及另一份備用的遺詔,再加上那一份密詔,直接排除了議和的可能,將這場皇位之爭,直接推向了你死我活的斗爭之路。
密詔是陳驍受人影響,未雨綢繆留下的后手,那么另外兩份遺詔,卻是主動進擊的會心一擊。
李沐打聽過后,已經知道按照大贠的規矩。傳位詔書是一式兩份,分別由皇帝和政事堂收藏。如果想要改詔書,就勢必要改兩份。那么,為什么會有一份改過,一份沒改過呢
李沐現在幾乎可以確定,原本兩份詔書上面寫的一定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