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上李沐一行人也并不是一帆風順,他們在半路上還遇上了沙暴。
那場景,是李沐從未見過的。原本匍匐于地的黃沙被旋風卷起,鋪天蓋地,席卷一切。當時一行人周圍也沒有任何可以躲避的地方。一行人也沒有處理沙暴的經驗。幸好有安力滿這個向導在。
安力滿把所有駱駝集中于一處,然后在駱駝臥下的地方挖出能給藏身的洞。躲進去之后,再蓋上毛氈遮擋。這個方法算是應急之法,也只能應對威力沒那么大的沙暴。若是遇上安力滿口中的黑繩級別的大風暴,怕是連人帶駱駝一起卷上天。所幸沙暴形成的條件也是有些苛刻的,一般一次過去之后,不會接連產生。李沐他們剩下的路程,倒是平平安安。
經過大半個月的跋涉,李沐他們終于橫跨羌州,來到了大贠的最東邊。
其實李沐最開始也有些奇怪,那就是為什么羌州西邊靠近霖州的地方只有集鎮,反倒是在國境線之之上有一座城池在
這個問題在他踏上東楚城的土地的時候,他明白了。是因為土地和水。
羌州作為大贠最東一州,已經十分接近海岸。東楚城背靠著一條名為埋骨山的連綿山脈。這一條山脈如同一座巨大的屏風,攔住了更東方海岸帶來的濕潤水汽。
水汽在海風的帶領之下,千辛萬苦翻過了埋骨山,但是它們也只能到達此地了。因為埋骨山的阻擋,水汽無力繼續向西,為沙漠帶去滋潤和清涼。這讓水汽全都聚集在了山陰,也就是東楚城所在一帶。在羌州普遍干涸的局面下,充沛的水源,就意味著生機。水讓沙地變成肥沃的土地,這讓埋骨山下成為了羌州為數不多的事宜耕種的地方。
有了這兩個條件,東楚城也就有了立命之本。
東楚這兩個字,承自兩百年前古國之名。是的,在兩百年前,東楚城自成一國。今天東楚城,是東楚國的國都。當時的東楚國頗為富饒,或許也是因為富饒,人民富足,所以沒有什么向外擴張的心思。
實際上,東楚國想要擴張,其實也有些難度。讓我們以東楚城為中心,看一看周邊的情況吧。向西是一片荒漠,向北是地勢陡然升高的高原,向東已經是大海。唯有向南是一處峽谷,據說溝通著南方的水域。
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基本都不是什么宜居的地方。除非是越過這些地方,去到更遠的地方,否則也沒有征服的價值。簡單點說,與其花費人力物力向外開拓,還不如偏安一隅來得劃算。
就是在這樣的決策之中,東楚國等來了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