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你的目的是什么,沈灃。”陸問君直視他雙眼,“算計路安的資源舊恨難消或者,別的。”
波光在他黑眸上閃動,沈灃卻不回答“陸小姐認為呢。”
“聊什么呢”
如果不是聞書景的聲音橫插進來,陸問君也許能從他的眼神中多看出一些什么。
聞書景目光在兩人之間走過一個來回,意味深長地笑道“沈總,上次在你們的發布會上收獲不少靈感,光伏在公路上的應用大有前景,我打算找個能源公司技術,好好搞搞崇峖灣這個項目。說起來還要感謝你們,改天請你們吃頓便飯,交流一下經驗。”
這是來宣戰。
陸問君目光轉向他“這頓飯就不吃了,我看你接下來應該沒時間吃飯,光伏板的路用性能問題夠你忙的。”
“問君,你說話總是這么一針見血。”聞書景看向沈灃,“技術上的問題,還得請沈總多多指教了。”
沈灃容色平靜“聞總客氣。不涉及公司機密的前提下,很樂意指教。”
聞書景“”
聞書景笑容加深“你們兩個還真是越來越像了。”
往前十年,沈灃說話可沒這么會氣人。
像嗎。
陸問君并不認為。
她和沈灃,是個性迥異的兩種人。
聞書景卻仿佛只是隨口一句,手往路口一指“問君,你車到了。”
夜晚還要很久才會靜下來。
陸問君沒再看他們,無論是聞書景,抑或沈灃。
她步下臺階,高跟鞋落在地毯。
司機打開車門,她坐上車,也沒回頭。
聞書景的話不是開玩笑,十五局和能源公司的技術合作很快敲定,這對路安和future來說,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
施工方案需要經由雙方共同考核及認證,有些會議,要勞動兩位老板親自出面。
崇峖灣環線東段距離長,建設里程合計三百千米,其中設橋梁超一百五十座,隧道八十余座,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項目。
施工組織規模巨大,方案設計起來,涉及許多細節問題。
崇峖灣地區距離a市市區約七十公里,路安負責工程南段,future則負責北段,中間在十二號隧道相接。
兩家公司各自的專業性毋庸置疑,在不影響到整體工程的大前提下,雙方互不干涉。
現場勘查雙方同樣分工。
勘查結束的討論會,陸問君和沈灃都在。
會上著重討論的一大難題,在于十二號隧道。
這條隧道為濕陷性黃土地質,施工難度極高,且由于洞口滑淤體土質的不穩定性,風險很大。
如何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工程效率,就是今天會議的重點。
陸問君和沈灃行事風格不同,會上有些爭執。
她作風強勢,對施工效率工程質量要求極高,用最短時間達到最高水準,是她一貫宗旨。
沈灃的風格則是,預先排查、預測到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并在組織設計階段給出規避或解決方案。
爭論一個上午,兩方分歧的核心,在工期問題上。
“考慮到施工中可能會出現的塌方、水害等問題,我們初步預計,工期需要三十六個月以上。”future項目主管道。
這人姓郝,年近四十,本人短小精悍,名字叫郝猛。
跟陳一放雖然中間差了五屆,但兩人母校不巧是多年死對頭,第一次見面就因為哪所學校專業更厲害吵了一架,彼此互看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