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穹黑如潑墨,滿城暴風驟雨。
碧瓦朱甍、巍峨高峻的皇城靜靜矗立在瓢潑雨夜之中,曲廊前葳蕤盛放的的杏花被風雨摧折,只剩光禿禿的枝條,階前一地零落。
椒房殿宮門緊閉,重重回廊畫簾低垂,門窗也都關得嚴實,但仍然有潮濕的水氣不斷從罅隙涌進內殿,吹得床前帳幔輕輕晃動。
謝蟬在一陣嬰兒啼哭聲中醒來,咳嗽幾聲。
“娘娘”
宮人跪在榻前,淚流滿面。
謝蟬的目光落在宮人懷里抱著的襁褓上,氣若游絲地問“哪里來的孩子”
宮人哭得雙眼血紅,面容扭曲,含恨道“是姚貴妃的孩子娘娘,奴婢把貴妃的孩子偷來了娘娘吃了這么多苦奴婢救不了娘娘奴婢要為娘娘報仇等奴婢殺了這個孩子,陛下和貴妃一定痛不欲生”
許是感覺到宮人的殺氣,襁褓里的嬰兒扯著嗓子哇哇啼哭,小手小腳胡亂蹬著,不停掙扎撲騰。
謝蟬看著嬰兒圓圓胖胖的小臉,沉默半晌。
原來這是李恒和貴妃的兒子。
貴妃生下皇長子,李恒一定欣喜若狂。
這些年,不論是李恒為皇子時,還是后來登基為帝,妃嬪都少有生育,因此京中一度謠傳謝蟬驕縱善妒,因為自己不能懷孕,于是也不許后妃有孕。
謝蟬擔了幾年的罵名,直到去年才得知真相李恒年少時便愛慕姚氏,在迎娶姚氏前,他不允許任何女人生下子嗣。
這其中,包括他的結發妻子謝蟬。
為確保謝蟬不能生下嫡子,成親第一年,他就在謝蟬的吃食里下了藥。
心口一陣劇痛襲來,謝蟬疼得汗如雨下,鬢發濕透。
嫁給李恒的那一年,謝蟬只有十四歲。
她是個孤女,從小寄人籬下,受盡白眼。
十四歲時,宮中來了一道旨意,要從謝家挑一個女郎為皇子妃。
八皇子李恒器宇軒昂,俊秀挺拔,各房女郎芳心萌動,為了這門婚事絞盡腦汁,八仙過海,各有神通。
后來這門婚事不知怎么落到了謝蟬身上。
謝蟬心里只有忐忑如果這是門好親事,就算謝家沒有適齡女郎,也有旁支和親戚家外甥女、外孫女,絕對輪不到她享這個福。
宮中很快傳出一個消息,印證了她的擔憂。
李恒的外祖父觸怒圣上,全族男丁流放至嶺南,女眷入教坊為奴,李恒的母妃暴死深宮,而李恒本人被仗打幾十鞭后,圈禁在一處狹小偏僻的宮院內,聽說傷勢沉重,活不長了。
到底是自己的骨血,先帝聽取御史的建議,決定盡快給李恒娶一個皇子妃,一是沖喜,二是找個女人照顧他。
李恒徹底失勢,即使能活下來,以后也只能在冷宮中度過一生,謝家怎么舍得把女兒送進宮去吃苦
所以在房里做繡活的謝蟬忽然被嬸娘拉過去裝扮一番,送到正堂。
宮中女官見她年紀雖小,但花容月貌,豐姿綽約,而且舉止端莊,滿意頷首。
謝蟬一無所有,沒有反抗的余地。
婚禮辦得匆忙寒酸,她在一座苔痕斑駁的院落里見到自己的丈夫李恒,他不能起身,被宮人抬著出來朝正殿方向叩頭謝恩。
那幾年,謝蟬過得很苦。
丈夫李恒整天躺在幽暗的內室發怔,沉默寡言,陰晴不定。
看守李恒的太監被人收買,故意克扣衣食柴炭,每日欺凌作踐。
其他皇子虎視眈眈,多次下手,想神不知鬼不覺害死李恒,以絕后患。
謝蟬父母早亡,家財被各房叔伯瓜分,但是好歹是謝家女郎,有一個貼身使女,除了繡活之外,沒做過粗使活計。
被圈禁的三年,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她學會自己劈柴、舂米、煮飯、煎湯,她還在院子里種了菜,養了一群雞,用少得可憐的吃食養活自己和李恒。
寒冬臘月,她漿洗衣裳,一雙手凍得生了瘡,紅腫潰爛。
三更半夜,她就著燭火穿針走線,攢下繡活和宮人交換米糧、衣物。
宮中波云詭譎,風霜刀劍,處處殺機。
謝蟬不夠聰明,不夠機警,只能小心再小心,處處提心吊膽,謹小慎微,生怕連累李恒。
從前,她性情溫婉,嫁給李恒后,她不得不讓自己潑辣蠻橫起來,罵欺負李恒的太監,罵說李恒壞話的宮婢,罵在宴席上嘲諷李恒的皇子皇女
罵了三年,李恒突然重獲圣寵,不久后先帝駕崩,李恒即位。
謝蟬成了皇后。
她還來不及歡喜,李恒已經迫不及待,寫好了冊封姚氏為貴妃的詔書。
原來,李恒少時和姚氏互相傾慕,早已海誓山盟。
當年李恒落難,姚氏被父母拘禁在家,托人帶口信給李恒,說愿意和他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