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節,謝嘉瑯要去縣學了。
謝蟬知道他讀書廢寢忘食,夜里常常過了子時才睡,整理幾盒糕點果子給他帶去學舍當消夜,諸色蜜餞,琥珀蜜餳角兒,蜜麻酥,駱駝蹄,肉絲糕還有他喜歡吃的辣口甜姜麻糖餅,一小包一小包扎嚴實了,塞進抬盒里。
學舍雖然有爐灶,但謝嘉瑯體恤下人,不會三更天把熟睡的青陽叫起來給他做吃的。
少年人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讀書又辛苦,不能餓著肚子睡覺,謝蟬把幾只大抬盒塞得滿滿當當的,還覺得不夠,拿私房錢請灶房婆子幫忙炒一大鍋芝麻炒米。
米炒熟了,方便攜帶,也易于儲存,而且很頂餓。炒米粒粒金黃飽滿,肚子餓的時候抓一把,干吃香甜酥脆,越嚼越香,倒在碗里用熱茶一沖,泡軟了,綿軟甜香,吃下去,整個人都會暖和起來。
謝蟬扒在箱籠前,掰著手指頭數,“被褥兩套,羅衣,巾子,棉襪,靴子桃花還沒開,沒到暖和起來的時候,多帶幾件厚衣裳。”
她忙來忙去,對著自己寫下的冊子一樣樣檢查,確定沒有落下要緊的東西。
梳著雙環髻的小娘子,個頭還沒有丫鬟高,不過架勢十足,滿院子丫鬟仆婦都聽她指派,笑著回她的話。
謝嘉瑯過來了。
仆婦丫鬟臉上的笑意僵住,都下意識低頭,噤聲不語。
堂屋里眾人忙得團團轉,擠不進人了,謝蟬攔住謝嘉瑯,推著他往書房方向走“哥哥,你去收拾書箱,她們不知道你要帶走哪些書。”
一副嫌他礙事的模樣。
謝嘉瑯被謝蟬一推推到門口。
仆婦們不敢吱聲。
謝嘉瑯沒往里走,好脾氣地轉身去書房挑選書卷。
仆婦們松口氣,對望一眼大郎看著陰沉嚴肅,對妹妹倒是很寬和。
謝蟬整理好消夜果子盒,過來幫謝嘉瑯裝書。
“哥哥,下個月我去縣學看你,你想什么吃的,要青陽去布鋪送個口信,我給你帶去。”
謝嘉瑯不由失笑。
他還沒啟程,她已經在考慮去看他的時候帶什么。
“那些夠吃了。”
謝蟬搖頭,“那點哪夠哥哥你自己吃,還要分給同窗吃,半個月就能吃完。”
對有意仕途的人來說,同窗、同年、同鄉都是天然同盟,多結交一些沒有壞處。他這人不擅交際,不會主動去籠絡人,她每次去縣學會帶一些吃的送給他的同窗,整理行禮的時候也特意備了送人的那份。
她算了算日子,道“下個月是上巳節,我帶些花糕和家里釀的甜酒去吧。”
縣學都是讀書人,讀書人好風雅,上巳節肯定會效仿古人曲水流觴。他不發病的時候能喝酒。
謝嘉瑯點頭“嗯。”
一年到頭,不管什么大小節日,她每次都記得給他送些應節之物,浴佛節的香藥糖水,端午的粽子香袋,六月的新藕、菱角、枇杷,七月的鮮果,八月的社糕月餅,九月的菊花糕
每回布鋪伙計提著攢盒去縣學,不忘給同窗送一些,同窗道謝,和謝嘉瑯開玩笑“我家妹妹和令妹一樣懂事、會疼人就好了。”
謝嘉瑯還記得謝蟬說過的一句話“別人家有的,我家哥哥也得有,別人家沒有的,我家哥哥也要有。”
她比他小,卻總想著照顧他。
東西都收拾好了,老夫人院子的仆婦過來傳話“老太太說,今晚叫灶房多做幾個菜,在花廳擺一桌席面,給郎君送行。”
謝蟬詫異,往年府里沒給謝嘉瑯送過行。
兩人到了花廳,發現人都在。
謝嘉文今年也要去學舍住,他覺得住在家里容易懈怠。
謝蟬暗暗道難怪要擺宴。
二夫人擔心謝嘉文在學舍住不慣,吃飯時還在苦勸他別去,謝嘉文堅持,二夫人只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