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初生物,與信標。
這些進化而來的海洋生物瘋狂地渴求金屬,以此當做更新身體零部件的原料,而世界上最龐大的金屬聚合物,就是信標。
它們是食物
陳念看著眼前景象,忍不住毛骨悚然,如果如果信標真的扛不住這些生物的侵蝕,會發生怎樣的后果
陳念在電幻神國里見過數不清的原初生物,如今在現實中親歷,他一想到真實發生的所有都可能會對千萬人的生活產生影響,就根本做不到像在游戲里那樣,心態全然放松。
“我們就任憑信標被這樣寄生嗎”陳念指向前方,有點語無倫次,“它會不會感覺很痛我是說,原初生物是和機械的結合體,很多體內也擁有電子元件設備,它們會不會上傳什么病毒之類的東西,對信標造成不利影響”
沙弗萊頷首“影響是肯定有的,但目前還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信標每周都要做核心程序的維護,就是為了清掃有可能帶來的干擾。”
“并且每天都會有人和機器過來清理,但這些東西就像狗皮膏藥,舊的拔除了,新的也會很快重新覆蓋上來,我們只能盡可能減少這一過程對信標的損害。”
陳念抿住唇,十八年來他一直生活在信標之中,卻還是頭一次知曉這些。
超級計算機在海水和敵對生物的重重包圍中,數百年如一日地屹立著,為制造它的人類最后的庇護。
潛水艇環繞著外壁,沙弗萊問“想看看清潔員們是怎么工作的嗎”
陳念點點頭,他迫不及待地向前湊近,從儀表盤旁的顯示屏上,能夠看到更加高清的畫面。
在水面之下,信標不對外開放的部分,其實有著更為復雜的結構。
六大信標是在科學家們預測海平面上升無法阻止之時,開始緊急建造的,它們的地基深深地扎入地表,隨著時間的流逝,一點點地被淹沒。
如今海底部分成為能源向上運輸的重要管道,生存面積的大幅度壓縮同樣造成了能源的極度短缺,好在科學家們探索出了新型能源,他們從海底開采某種藍色流質,質地像是石油,但蘊含著比石油更為精純的磅礴能量。
通過蛛網般密集復雜的系統管道,海底流質運輸向信標的每一個角落,如同在血管中奔騰的藍色血液。
這種流質是何時被探索發現的陳念有點記不太清楚了,反正它從很深很深的地下被開采出來。
13號信息處理區同隔壁區的邊界就布有管道,陳念路過時偶爾會抬頭看一眼,僅此而已。
信標的側壁開有通道,供清理員和器械通行,潛水艇朝著那邊靠近,陳念看得更加清楚了,此時此刻正有許多專業人員進行清理,他們穿著厚重如機甲的潛水設備,人類脆弱的身體被保護在其中。
設備外殼應該是用有機材料制成的,否則在原初生物面前根本就是活靶子,別說清理了,連保命都是問題。
潛水艇的靠近并未打擾到他們,陳念屏息凝神,讓精神力更加聚集在周身,確保能夠隔離原初生物的感知。
否則一旦出了事,遭殃的可不止他自己。
隨著特制酸液噴出,那些緊緊吸附在信標外殼上的原初生物被迫松開。
這些酸液不會對金屬造成損害,卻能夠溶解肉身,機械化程度不夠高的原初生物更是直接融化,成為海水中一朵朵緩慢擴散出去的濃郁血霧。
清理工作就這樣一日復一日地不斷進行,在信標中生活的人們無論貧富,極少有人知曉這一點。
陳念就這樣靜靜地看了十多分鐘,他還親眼見到了兩隊清理員交接班,信標側壁會開放僅供一人通過的通道,清理員進入其中,當然也會有一些海水和原初生物隨之涌入,最終經過層層過濾,將只有人類進入到安全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