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想了半天取出來的其他名字依然是通通顯示占用,師承顏偏不信這個邪,絕對不妥協,不往后面加數字。
然而一直到他往被叫出去干活也沒改成功。
后面他也沒再登過微博,就把這件事情給忘到了腦后。
第二輪比賽不再像第一輪那樣按照參賽證順序進行,而是先在網上進行了一輪抽簽,一千五百多人分成了將近八十個組,預計整個第二輪分為兩天進行,每天四十組。
就算是這樣,也最多二十分鐘就要結束一組,不然就算從早比到晚也來不及。
正是因為這種快節奏,所以每個選手不會有太長的時間進行反復的品嘗,甚至可能連準備的菜品也不會有太多的分量,考驗一個廚師識味技能的同時,還考驗著一個選手的心理素質。
這也是比賽的魅力,不然為什么選秀類的節目一直這么熱門呢。
薛臻的比賽是第一天,而師承顏則是第二天,所以師承顏第一天就不用過去。
上午八點,第一天的直播準時開啟,沒有又臭又長的領導講話,而是直接開始了第一組的考核。
這天早起刷b站的人都發現,首頁時不時的就能刷到一個廚藝比賽的海選直播,看著還不是同一個,標題里面的地點有那么一點點的不同。
不少好奇的人就跟著點進去看看。
師承顏也打開了北安市分賽區的直播,這一輪的比賽是在室內進行的,直播視角也是固定的,能把場內裁判所在的位置完全的拍攝下來,參賽選手的話就不能完全顧及到,人數實在是太多了,這一輪連自我介紹的時間都沒給。
北安市賽區的評委一共有四位,一位是烹飪協會的副會長,一位是業內非常有名的魯菜大廚,另外兩位也是北安業內頗具盛名的廚師。
包括那位副會長在內,這四位評委不出意料,全部都是大師,那位擅長魯菜的評委甚至可能是宗師,廚藝水平可能不比師青崖差太多。
正式開始比賽前,有主持人先介紹了規則。
整場比賽共準備了一百八十道不同口味的菜肴,每一組都是在這一百八十道中隨機抽選,也許有些外表看著是一樣的菜,所用的調味料卻是天差地別的,所以想要通過視頻直播進行作弊是不可能的,如果發現也會被立刻進行禁賽處理,以后再也不能參加烹飪協會舉辦的活動。
主持人介紹完畢后,直播間也更新了比賽規則,這樣就算是中途點進來的觀眾也能看的明白。
華國向來講究民以食為天,所以完全對美食沒什么興趣的人是少數。
而且,這兩年市面上好像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大規模的廚藝比賽,“識味”這種形式大多數人也是第一次見,不少人抱著好奇心點進來以后,就有點出不去了。
都怪這個心機的直播角度,每個選手把自己的菜拿上來以后,就會放在中間的桌子上,在高清晰度的直播設備下,連碗里幾粒蔥花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在選手說完了自己品出來的味道之后,邊上主持人就會上前進行一兩句的介紹。
隨著時間慢慢的向中午接近,看直播的人也越來越多,差不多有四五萬人左右,不少人看著看著就打開了外賣軟件。
不過四五萬人在b站這個平臺上算不上太多人,但是這個網站的觀看人數水分也少一些。
這個熱度也確實不算太好,大約和后面每個流程都是重復的有關系,大部分看個一兩輪就失去了興趣,不過同時也會有新的人點進來看。
當然,也有那種看了非常感興趣的人,打開這個直播就沒再出去,日常當個背景音,聽著直播里面各種對菜品的解釋,以及參賽選手嘗出來的食物口味,平時的飯都多吃一碗。
楊思就是其中之一,作為設計師的她平時經常沒事窩在家里畫稿子,她又是個愛吃美食的,今天原本是靈感匱乏打算上b站找幾個記錄片看看呢,沒想到就發現了這個寶藏。
這可是難得能一次看到這么多菜系的代表性菜肴同時出現在一張桌子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