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師承顏找他訂了很多山楂,沒想到這么快就到了。
師承顏趕緊去拿。
五十斤的山楂量還是非常大的,對方也很細心,特意用了塑料袋一袋袋的裝好,也比較方便拿。
師承顏隨便挑了兩袋打開看了看,質量都是很好的,爛果幾乎沒有。
“你買這么多山楂干嘛”薛臻有點莫名其妙,因為山楂的吃法比較少,也幾乎很少見過入菜,餐館還是很少見的。
“研究點東西。”
師承顏這么一說,薛臻立刻就反應過來了,問道“你這是又要研究新口味的內餡”
“不止,可能還會做點山楂罐頭,曬點山楂干之類的都有可能,反正我也就是研究研究。”
對于師承顏的這個想法,并沒有人反對,包括師青崖在內。
自從他之前自己研究出梅花糕之后,師承顏再折騰這些點心的時候都沒人管他,基本上都默認了他在這方面還是有些天賦的。
事實也確實是如此。
因而,其他人在做臘肉,炒花生和瓜子的時候,師承顏就在另外自己給山楂通核。
沒辦法,之前走糖葫蘆可以省略這一流程,但是不管是做罐頭還是做果醬都得去核。
這個做起來甚至還沒做包子快,做包子至少可以加快速度,但是給山楂通核還要小心一點,不然還容易弄傷手。
師承顏不得不感慨了一句自己的機智,只洗了五分之一的山楂,其他的都塞進保鮮柜里面了,不然這山楂核他一個人處理還不知道忙活到什么時候去呢。
通好核的山楂再清洗一遍,加入鍋里放入適量的水和糖,大火燒開,一直煮到山楂果肉明顯變色,就是差不多熟了,然后再用料理機把山楂連同剛剛煮山楂的水一并攪打成泥。
這個時候的山楂泥就會呈現出好看的深紅色。
不過現在水分還是比較多,不能像果醬一樣稍微長時間的保存,所以還得再倒回鍋里用中火繼續炒。
這個時候可以再適量的放些糖,因為山楂本身就酸,所以不用像桃子或者青梅一樣大量的減糖才能不那么甜膩,所以可以稍微多放一點點。
山楂醬里面的水分會慢慢的蒸發,開始變得濃稠,起大泡,這個過程中通過辨別山楂醬的狀態進行火候的調整,很快就是一份美味的山楂醬。
光聞味道就格外的開胃,和青梅醬有些許的類似,但是屬于山楂的香味和青梅還是截然不同的。
師承顏畢竟也是第一次做,自然沒有把他們一鍋禍禍了,而是分了幾個批次,在各種配料上面也適當的做出了一些調整。
之后師承顏還試著做了山楂糕。
山楂糕的做法和果醬的做法差異不大,只要在料理機打完后把果肉過一次篩,然后多加一些糖后水分煮的干一些,然后放入容器里面冷藏一段時間就好。
因為這位果農的山楂原材料比較好的緣故,做出來的果醬中,反而是放糖最少的版本會比較好吃一點,山楂自帶的酸甜味會更加的好吃。
而且后續師承顏還嘗試了用過完篩的果泥熬果醬,在口感方面會比直接煮的要更好一些。
總之師承顏對于這次的嘗試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當場泡了米準備晚上從寄味軒回來就直接做一款新口味的梅花糕嘗嘗看。
不得不說,作為他學會的第一款白案點心,梅花糕和任何果醬的搭配果然都是萬能的啊
轉眼就是晚上六點,距離寄味軒邀請函上面說的六點半也就剩半個小時,承露居四人才結束自己手上的工作,換上了常服過去。
反正都在海月區,又不遠。
而且去那么早干嘛,能少看幾眼寄味軒那些人都是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