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簽”這個形式在絕大部分的比賽中都能看到,一點也不罕見。
但是絕大部分像青年廚藝大賽這種要上電視臺的比賽都會采取科技手段進行抽簽,比如直接大屏幕公開抽簽結果什么的,在技術層面上顯然是一點難度也沒有的。
他們節目肯定不是辦不到,但是從頭到尾,他們節目采取的抽簽形式卻一直是手動的那種,而且每每都是選手直接對著鏡頭當場拆開。
很顯然,這種時候,從“公正”的角度來講,自然還是這種“原始”點的方法更加的不容易做手腳。
所以雖然有時候一輪甚至要抽幾次簽,也沒有選手覺得麻煩。
只要是對自己有信心的選手,誰不希望自己能從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比賽上拿到這個有含金量的冠軍呢。
師承顏當然也不例外。
所有還在場的選手被分散的很開,節目組甚至要求選手在這個環節盡量減少互相交流的頻率,于是無聊的選手們為了打發時間,紛紛拿出了手機開始找別的東西打發時間。
師承顏沒了觀看渠道,便也難得的取出自己的手機來玩。
不過這次是單純的娛樂。
往日安排緊湊的時間這次過的格外的慢,何況師承顏作為第二批選手需要的等待時間也很長,兩組選手做菜的四個小時,再加上中間第一組的半個小時品嘗時間,足足將近五個小時。
而這五個小時他不能看那邊的比賽進度,也不能和其他的選手交流。
師承顏雖然心態好,但是這種時候也很難完全定下心來去做別的事情,最終還是認命的掏出自己的筆記本,然后上網找了一些廚藝相關的文字資料來看。
這些都是老爺子推薦給他的,對他彌補廚藝常識上的不足有些幫助,大部分都是一些類似于各大菜系的發源、歷史、口味之類的追根溯源,關于廚藝本身的內容倒是并不太多。
師承顏之前其實也沒看多少,他是真的很忙,抽不出太多的時間給這些他其實并不是很感興趣的東西。
比起這些“美食歷史”,他還是喜歡制作美食的過程以及品嘗美食的愉悅心情。
不過有時候他也不得不承認,雖然這些文字大多索然無味,但是字里行間出也能流露出一些幫助他更好掌握某些菜品特色的細節來,就是比例不算太多就是。
抱著以前上學時硬啃不感興趣學科的心態,師承顏很快強行的進入了學習狀態,心思也就不放在比賽上面,雖然是一目十行的看著資料,但是也沒有忘記在膝頭放著的筆記本上記錄下自己從枯燥的文字中提取出來的他認為有價值的信息。
旁邊正在追劇的楊優優不小心瞥到師承顏一眼,下意識的露出一個驚愕的神情來。
好家伙,神仙又在做法
如果要讓楊優優從他認識的人里面選出一個學“神”來,在參加這個節目之前,楊優優一定會很糾結的說不出個確切的人選來,但是現在她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說出師承顏的名字。
“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
這句話就像是為師承顏量身定制的一樣。
也正是有師承顏這么個存在,他們這些走到現在的選手中其實有不少也跟著“卷”了起來,大部分在休息室的時候都會拿個筆記本出來,就像是在上課或者是開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