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徐高岑是承露居的客人,但是他畢竟也是一位廚師,對于承露居后廚的規矩還是適應度很良好的,每次不管待多久都會穿好師承顏給他準備的廚師服,這次自然也不例外。
“今天我先主要教你做這個酥皮,這個是一切酥皮點心的精髓,首先我們要準備的水油皮和油酥。”
徐高岑把食材一樣樣的全部拿出來,然后一一向師承顏介紹。
當然,每一樣師承顏都是認識的,沒有什么很稀罕的食材,不過徐高岑的介紹自然也不是介紹這都是什么食材,而是介紹這些食材有什么用。
就比如徐高岑精心挑選的這一塊豬板油。
師承顏帶會兒最先要做的就是把這塊豬板油給煉成豬油,做酥皮完全少不了的就是豬油。
豬油這種東西制作起來是沒有什么難度的,一般經常下廚的人在家里都能夠搞定。
把豬板油切成大塊,然后簡單的焯一下水洗干凈,然后往鍋里放入少量的水,再把豬油給放下去。
在大火燒煮的過程中,水分會被慢慢的蒸發掉,然后剩下的就全部是油脂。
加水是比較常見的做法,這樣豬油不容易燒焦,也不容易崩起油花。
徐高岑考慮到最近這幾天估計都是學這個,所以干脆買了一塊稍微大些的豬板油,熬一次差不多可以做五六十個酥餅。
豬油煉好后,往容器底下放入幾粒花椒和黃豆,更利于豬油的保存以及風味。
在等待豬油晾涼的過程中,師承顏開始按照徐高岑的要求處理肉餡。
“這次我教你的是純肉餡的,實際上最開始都是純肉餡的做法,等你熟練了做法可以自己改良口味,比如說榨菜肉餡、梅菜肉餡什么的都可以。”徐高岑一邊指導師承顏把豬肉剁成肉餡,然后放入調料,攪打上勁。
“最開始學我就不教你用攪拌機了,咱們剛開始學,能用菜刀處理的就不用別的處理。”
在各種廚房用品發明之前,中餐廚師基本上都是一把菜刀搞定一些切配,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技藝,不然怎么說刀工好的廚師切起菜來也是一種藝術呢。
肉餡用到的肉是那種肥瘦比例大概在3:7左右的五花肉或者是豬前腿肉,這樣到時候肉餡在烤制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湯汁,讓內餡不會太干。
因為現在的溫度還沒有回升,所以肉餡處理好之后,那邊豬油的溫度也差不多降下來,結成白白的油脂膏狀物,比較方便取用。
水油皮和油酥重疊的過程一定要均勻,否則就無法做出那種“酥到掉渣”的效果,油酥起到的作用就是“分層”。
師承顏也是第一次做這個,就算他并不是笨手笨腳的人,也習慣了廚房的工作,做起來也不是很流暢,必須要十分的小心。
然而就散他再小心,依然發現自己在用搟面杖把酥皮搟開的過程并不是特別的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