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八個土爾扈特人穿過荒無人煙的西伯利亞,他們一路跋山涉水,終于去到大清的北京。他們見到康熙皇帝,康熙對土爾扈特部人堅決不屈的氣節表示十分感動。
“你們真不容易啊,朕歡迎你們東歸。”康熙皇帝承諾道,“若是你們愿意向朕稱臣,朕向你們收取貢品,不需要金銀財寶,每年只要一只羊和一壺酒。”
比起強迫土爾扈特部加入俄國國籍、每年向部族索取無數牛羊、馬匹和駱駝的沙皇,康熙皇帝真是一個仁慈的好人。
土爾扈特使團帶著康熙的誠意回到部族,阿玉奇汗深信大清皇帝是一個可靠的好人。不久,康熙皇帝派遣三十余人的使團前往土爾扈特部,來自大清的使臣受到土爾扈特人們的熱烈歡迎。
老婦的臉上露出笑容,她抱著小小的孫子,眼睛里面透出光芒。所有人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好多土爾扈特人認為清朝會帶領著他們過上好生活。
阿玉奇汗產生了東歸的想法,他想離開伏爾加河畔,回到家族世代生活的額爾齊斯河。即使回不去額爾齊斯河,他也想和族人們在一個沒有沙俄人侵擾的地方生活。
然而十余萬人長途跋涉兩千余里,難過登天。對于阿玉奇汗而言,率族東歸的路是長征,一走就沒有回頭路了。
他想啊猶豫啊,終于在八十八歲的那一年辦成大事。
攝政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去世,登基的彼得二世是一個沒有能力的軟蛋。大清再度派遣使團來到土爾扈特部,阿玉奇汗混沌的老眼瞬間明亮起來。
“我們回家,回家”年邁的阿玉奇汗破口大罵,“這些該死的俄國人,他們比準噶爾人更可惡他們恨不得把我們的皮扒了,喝我們的血,吃我們的肉”
阿玉奇汗派人聯絡伏爾加河西岸的衛拉特部,衛拉特部不堪沙俄政府的壓迫,同樣產生了東歸的愿望。兩個部族的蒙古人拆下一座座蒙古包,他們把家什放在壯牛和駱駝的背上,帶著牲口往東跑了。
這一支東歸的隊伍很大,有二十余萬人。
健壯的蒙古男人背著弓箭,他們射殺沿途遇到的敵人和獵物。他們得到大清支援的武器,越發熟練地用殺死追來的沙俄人。部族的女人們抱著孩子,他們躲在車里,聽得外面激烈戰斗的聲音。剛生產過的女人用乳汁把娃娃哄著,不讓嬰兒哇哇大哭。
“不要吵,不要鬧,不然狼會把你捉走吃的”一個年輕的婦人壓低聲音說話,眼里流露出期盼,“大汗說我們要回去過好日子,不用再被別人搶走牲口。”
同車的一個女人揉了揉發脹的胸口,道“我聽聞大清的皇帝是一個好人,他只要部族獻上一頭羊和一壺酒,便會給我們庇護,允許我們長久地享有東邊的草原。”
她們夸贊這仁義的大清皇帝,卻不知道當年的皇帝和如今的皇帝已經不是同一個人。
但誰在意這些呢
領頭的阿玉奇汗十分年邁,他已經握不動刀、騎不動馬,但是他在部族里說話很有分量。老人看著西面的伏爾加河,內心的意志無比堅定。
他不能向沙俄低頭,不然部族里的孩子們世代都會成為沙俄人的奴隸他聽聞準噶爾被清朝的直親王打得落花流水,此時正是土爾扈特部東歸的最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