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紅薯、蒸紅薯、炸紅薯、煮紅薯
紅薯的味道香甜,做法也是很多。如今宮里的廚子也練出幾分手藝來,鉆研紅薯吃法的本事不比后世人差。
太子妃齊媯最近就格外喜歡吃紅薯,日日吃都不膩。她如今連普通的烙餅饅頭都不愛吃了,就愛吃這一味
“唉,叫人家老田家里的閨女懷孕只能啃紅薯,這怎么行在村里也會讓人瞧不起,說夫家沒本事的。”蕭靖小聲地嘀咕著。
在他曾奶奶那一輩,都是農村的貧苦人家缺少糧食,才頓頓拿紅薯摻著其他糧食果腹。若是夫家大方有錢,會買上點米面,再切二兩肉,做了大碗的面條餃子給孕婦補補。
那才是殷實人家過的好日子呢
一國的太子妃淪落到天天吃紅薯的境況
這是人性的缺失還是道德的淪喪
聽說這幾日都在啃生紅薯了,這得多慘啊。
蕭靖不好意思委屈了別人家的好閨女,就使人去東宮問了一句,“有什么想吃的,盡管提出來,不要客氣,都是自家人。”
他知道齊媯并不是一朝得志便猖狂的人,相反,這位曾經的齊國公主還有些膽怯。因為沒有了娘家和底氣,這個十幾歲的姑娘行事謹慎極了。
放在后世,這種剛上大學的女孩子就被自家的兒子禍害了,夫家要對她好一點才行,本身她也是個孩子呢。
皇帝公公那么關照,使得齊媯感動極了。
這幾日,她看見扶蘇吃著清甜多汁的大西瓜,吃剩的瓜皮老大一塊,怪可惜的。她不饞著吃西瓜,卻看著青色的瓜皮咽了咽口水。
“這個也許能吃吧,我聞著也有些清香。”把伺候的人趕出去,太子妃沒忍住,陶醉地捧著瓜皮,深深地嗅了一口,“我是不是太奇怪了西瓜皮看起來真好吃啊。”
“不奇怪,西瓜皮也是寶呢。”
蕭靖聽得人回稟說太子妃想吃西瓜皮,覺得她也挺識貨的。西瓜皮別名西瓜翠衣,是一味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中藥,以前誰家孩子身上長痱子了,就拿西瓜皮洗好搗汁,輕輕涂在患處上。
這般下來三四天就會大大改善,比上醫院看病管用多了。
他以前從
鄰居嬸子那里吃過腌漬的西瓜皮泡菜,嫩綠色的瓜皮切成一條條,不僅好看,味道還格外鮮美爽口。
“那就做這個吧。”皇帝吩咐下去,“另外把太子喊過來,他也得學怎么做西瓜皮泡菜。”
光是他這個當公公的在忙活,傳到外頭去也不好聽,說不定還引人亂想。
蕭靖叫扶蘇過來主持,太子妃是懷著扶蘇的娃,他來張羅那才叫名正言順。
扶蘇過來的時候,已經打聽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對自己的小媳婦很疼愛,幾乎是有求必應,但齊媯饞著想吃西瓜皮,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是大塊的肉嚼著不香嗎怎么吃起西瓜皮了
怕出了什么問題,太子還找太醫認真詢問,為什么孕婦懷了孩子,口味就變得奇奇怪怪的。
“想吃瓜皮而已,這不算什么。”打過交道的老太醫沒放在心上,“有些孕婦想吃泥巴和飛蛾的,那才叫奇怪呢”
他從醫幾十年了,要說最難伺候的,就是宮里懷孕的女人,一旦揣上蛋就嬌氣起來,各種要求都有。老太醫為此還在民間看診,記錄下來其他孕婦有什么癥狀,好用來參考參考。
這樣一干,便是二三十年,他記錄下來好大一本孕婦的十萬個為什么。
“那我找善文墨的隨侍過去,抄錄一下大人的巨著,可否”扶蘇很重視媳婦這一胎,還建議道,“大人何不再寫一本大秦愛經,讓成婚的夫婦共同學習”
在大秦,想要當官做小吏的都要經過考試,就是生孩子養娃不用考試。
又沒有專業的參考輔導書,聰慧如扶蘇都只能摸索著生娃,二十幾歲才讓媳婦懷上,實在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