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胡亥死了。
他死在了趙高一家的手里。
趙高與其兄弟郎中令趙成、女婿咸陽令閻樂一起發動政變,最后決定以趙成為內奸,閻樂為外應,共同給皇帝打造了一座死亡的囚籠。
沒有一點點防備,秦二世胡亥所在的望夷宮被圍住了。
咸陽令率其黨羽一千余人,謊稱皇宮內有變亂,行大逆不道之事。而深得皇帝信任的趙成,則是逼死胡亥的最后一把刀,企圖一同逼迫皇帝“上路”。
癱坐在皇座上的年輕人不過二十四歲,大聲質問“你們,你們這是在謀逆你們都要殺頭”
“謀逆”
咸陽令閻樂倒是一副替天行道的樣子,指著皇帝的鼻子張嘴就罵“足下荒淫無道,濫殺無辜,天下已共叛足下,請足下速作打算”
是的,連“陛下”都不稱,改成“足下”了。
足下為敬稱,多用于下稱上或者同輩相稱,但放在這樣的語境當中,只不過是留給皇帝最后的體面。
胡亥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
為什么一覺睡醒,他的國家就會變成這樣呢
為什么他信任的人,都會背叛他呢
對了,趙高在哪兒,他記得咸陽令和郎中令都是趙高的親戚呢
“趙高,趙高在何處”胡亥高呼出聲。
幕后黑手趙高并未現身,反而是他的女婿閻樂拒絕了皇帝要見丞相的旨意。
咸陽令身后的士兵拔刀相向,步步往前,本該守護皇室的兵,居然反過頭來對付皇帝
“丞相不來,那也請丞相繞我一命吧。”胡亥見事態緊急,連面子里子都不要了,“我愿與妻兒降為百姓,種瓜吃菜。”
可惜,趙高要殺胡亥的心思已經定了。
他連始皇帝最看重的扶蘇都敢殺,何況一個腦子不甚精明的胡亥
皇帝嘛,不就是被他玩弄在手里的棋子罷了。這顆不好用,那就換下一顆,丞相趙高看中了秦國宗室的子嬰,那個孩子看著是個善良仁慈的。
說一個皇帝善良仁慈,就跟說人是個老實人差不多。
選一個懦弱的皇帝,那才好控制啊。
胡亥雖然蠢,但是他是又蠢又狠,膽大包天。畢
竟這是始皇帝最疼愛的小兒子,脾氣又會小到哪里去了
拿個沒脾氣的,換下這個壞脾氣的,對于趙高而言,那就安全多了。
起事的咸陽令閻樂本來就是趙高的女婿,家人父母更是被趙高劫持了。他一咬牙,就拿著劍上前“我奉了丞相的命令,為天下人誅殺足下,您再多說也沒有用,不殺您我沒有辦法交代”
青銅劍被打磨得锃亮,上面隱隱能映照出胡亥年輕俊美的容貌。
但是死在這種人手里,真的甘心嗎
胡亥不甘心。
所以他決定自己殺自己。
他的大哥,素有賢名的扶蘇,也是自殺身亡的。當上皇帝的胡亥打死也沒想到,自己搶了大哥的皇位,最后竟然淪落到跟大哥一樣的下場。
在寶劍割破喉嚨的時候,一大股鮮紅的血液噴薄而出,濺了周圍的人一身。秦二世胡亥的意識沒有模糊,反而更加清醒了,他自嘲地想著一個問題
大哥奉假詔自殺,好歹活了三十歲,而他呢
他比大哥還不如,他只活了二十四歲。
如果當初是大哥當皇帝,是不是他們兩人的結局就不一樣了
“嘻嘻,我要是當了王,就把最好的封地給弟弟。”
這是公子扶蘇小時候的諾言。
那時候的小胡亥走路還不利索,三頭身的小娃娃像個圓滾滾的球一樣,追著要大哥帶他玩。小胡亥覺得去封地也挺好的,沒人管,想要怎么玩就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