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老爺。”
五叔輕擊了幾下手掌,然后一群的女傭,左右成排,各自五人,沒人手上都捧著一份不同的菜品,以此上菜。
五叔則是為每個菜品介紹著,“火腿筍湯,用的是上好金華火腿的火方以及干筍煨制,湯底則是用老母雞,白菜,干貝以及老參熬制而成。火方滋味甘醇,而筍干則鮮。湯頭歌決也云,獨參功擅得嘉名,血脫脈微可返生;一味人參濃取汁,應知專任力方宏”
“這是茄鲞,用切成片狀腌醋的茄子干,再配以各種雞樅,香菇等七種菌類、五香豆腐干、冬筍、以及干果拿香油和調味料拌勻,茄鲞味道咸鮮,有濃郁的糟香,略帶回甜,色澤光艷。另外這道菜出自石頭記,劉姥姥參觀大觀園,是描寫最細致的一道菜。”
“這是”
九道菜品,足足用了十多分鐘才逐一介紹完畢大概這是享受美食之前的必要準備。宋家人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傳統,洛邱此時不禁想起了任紫玲。
如果是她在的話,大概不會理會這么多,而是上一道菜就直接夾一口塞入嘴中了吧。
上最后一道菜的時候,宋老爹忽然站起了身來,親自從傭人的手上取過一個壇子,然后放在了八仙桌的中央位置,他看著洛邱道“佛跳墻,剛好十道菜,取十全十美的意思。”
洛邱點了點頭。
宋昊然此時則是說道“洛邱,你知不道,我們宋家的人,一定要吃一次長輩親手做的佛跳墻。”
洛邱好奇道“祖上的規矩嗎”
宋老爹頷首道“我給你說個故事吧。明朝的時候,有一戶人家,家徒四壁。只有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母親是在一家酒樓給人給人斟茶倒水的幫工。因為貧賤的原因,孩子從來沒享受過什么,還經常遭人欺凌。十歲生日的那天,孩子的母親很晚才回來,但是回來的時候,她卻帶回來了一壇用各種名貴食材做的佛跳墻。你猜這位孩子的母親是怎么弄到這些名貴食材的”
洛邱想了想道“酒樓,是剩菜嗎”
宋老爹點了點頭“沒錯,就是剩下的菜。那天,一家大戶人家給老人擺大壽,極盡奢華。但每一桌都有不少的剩菜。于是這位母親就從不同的桌子上,給取了一點,裝入壇子里面,然后帶回了家中。”
宋老爹一直看著洛邱的神情,“這位母親并沒有掩飾這壇子佛跳墻的來歷。她告訴這個孩子這些菜做出來的時候,廚子是有試過味道的,所以第一個吃的人,其實也是吃了別人剩下的,你和別人的孩子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也是富貴的人。”
“這孩子后來考取了功名,家道也漸漸發展了起來。他后來立了一個家規,那就是無論后代如何,是貧窮也好,是富貴也好,長輩必須要給自己的后輩親自做一道佛跳墻。你知道,這又是為什么嗎”
洛邱道“憶甜思苦嗎”
宋老爹搖搖頭,然后正色道“這是為了讓后輩知道,我們會把最好的給你。不管這東西是怎么得來的,它都是我們所給予的,盡了最大努力給予。我吃過,你爺爺也吃過,昊然吃過了,宋櫻也吃過了。我們宋家的人都吃過。唯獨是你和你父親沒有吃過。”
說著,宋天佑便站起了身來,默默地拿起了第五套的碗筷,然后往碗中裝了一勺子,再端放在了洛邱的旁邊,然后才又往洛邱的碗中添了一勺。
“今天,我親手做給你們吃,你陪著他一起吃。”
洛邱點點頭,拿起了碗嘗了一口,便閉上了眼睛。傾注了的感情很容易就在味蕾中化開,或許是宋老爹那故事的原因,又或者是身邊多擺了一個碗的原因。
醇厚而濃郁的湯汁滑過,味道帶來的記憶也隨之閃過,那遙遠時空中母子仿佛呈現在眼前。
在暗黃的燭光下,木桌子前,那位母親也親手地盛出了一碗佛跳墻。
她接著給孩子縫補衣服,他津津有味地吃著。
富貴很遙遠,不過燭光帶來的溫暖就在身邊。
洛邱忽然明白過來,他的祖父當年為宋天佑引開敵人時候的心情,也明白宋老爹數十年來一直找尋親人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