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嘉莫名“什么感覺”
“就是昏昏欲睡,四肢和大腦都涌現出無盡的困意,舒服得宛如泡在溫水中的感覺。”姜郁形容道。
池嘉搖頭“沒感覺到。”
姜郁開心地拍拍他的肩膀“不錯不錯,看來你對這種精神迷亂系的怪物完全免疫啊。”
被夸獎的池嘉并沒有很高興“你沒法收服這個怪物嗎”
“這個東西和亡靈不一樣。”姜郁撓著頭,“我沒法對它動手。”
不管是左看右看還是上看下看,都沒有顯示攻擊力的數值。
這個房間不屬于可收服的bug。
“這個奇怪的房間倒是其次,現在的關鍵是從這個房間里出生,渾身帶血的嬰孩去哪里了”這個嬰孩應該就是第二個讀者“炎炎四火”。
是由溫暖的房子這個故事衍生的怪物。
故事的主人公依舊是小女孩,名字也依舊是小名,叫做“小暖”。
小暖的父母不和,輕則爭吵,重則拳腳相加。剛開始時,小暖還會嘗試和父母溝通,但是得到的結果往往是她也被迫波及其中還受到傷害。
這樣的情況發生數次后,小暖便學會了自我保護。只要爸爸媽媽發生爭吵,她就會躲進臥室的衣柜里,默默地抱住雙腿,直到兩人結束爭吵。
某天,父母又因為雞毛蒜皮的事開始吵架。小暖習慣性地躲進柜子,可是這次,衣柜里裝著的不再是衣服,而是一個房間。
房間里溫暖而明亮,布局就像童話故事書里看到過的公主才能住的房間。地上鋪著厚厚的紅絨毯,地暖讓整個房間暖洋洋的,桌上還擺著豐盛的食物。有小暖平時最想吃的巧克力蛋糕還有滿溢著香氣的烤雞。
小暖大快朵頤,把肚子吃得圓滾滾,接著又坐在沙發上無休無止地收看最喜歡看的動畫片。
看累了,覺得寂寞了,房間里的玩具小熊和小兔子就動起來,變成她的小伙伴,陪她一起玩。
故事在這里戛然而止都會讓人覺得溫馨治愈,但蔣芝筆下的童話都帶了點現實的暗黑風格。
實際上,在房間里經歷的美好都是小暖的想象。
真實世界中的小暖已經死了。
她為了躲避爸爸媽媽的爭吵,躲在柜子里睡著。
醒來的時候又冷又餓,房間里一個人都沒有,甚至連門都因為爸爸生媽媽的氣在臨走前加了外鎖而打不開。
他們似乎忘記了自己還有一個小孩。
小暖在家里等著爸爸媽媽回來,等啊等,等到吃完了家里所有能吃的東西,等到餓得頭暈眼花只能蜷縮在衣柜里汲取安全感。
爸爸媽媽還是沒有回家。
最后夢到了溫暖的房子,在甜蜜中死亡。
這個故事有點像另一種意味上的賣火柴的小女孩。
只不過賣火柴的小女孩里的故事背景距離我們的生活太遙遠,而溫暖的房子距離我們更近一些。
“我們回家吧。”姜郁對池嘉說。
“不繼續調查嗎我們現在還什么線索都沒有掌握。”
“繼續呆下去也查不出什么的,”姜郁看到池嘉臉上有幾分不甘心的意味,安慰他“我們根本不知道留下血掌印的嬰孩去了哪里。”
若這個線索就此斷掉,那么只能先查查其他讀者留下的住址。
齊芳芳討厭上學。
她每日去學校的唯一動力便是逗弄蠢笨的同桌。
剛在座位上坐下,同桌陳鸝便迫不及待地分享她手機里的照片“快看快看,這是我們昨天去郊游時給小白拍的照片,可愛吧。”
給丟掉的小黃狗取名為小黃,給從她手里要去的薩摩耶取名為小白。
陳鸝真是沒品味到無可救藥的程度。
縱使心里這么想,但齊芳芳的嘴上卻不說,反而認真地看了看同桌手機上的照片,然后肯定地下結論“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