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喜好看書,藏書,京中的諸多書籍,一半是她自己去京城各大書店里買的,一半是二哥云游時,遇到一些認為她會喜歡的書,再帶回京城。
唯獨一本書,叫不動城,是她離開昭州回京的路上,經過塘州,在叢云市集里買的。
賣給她的人,是一個破落道觀里的老道長,老道長帶著一堆書,站在一家小書肆門口,見她出來,上前問她要不要買。
她在諸多書籍里面,挑選了這一本。
老道長夸她有眼光,稱此書當世僅此一本,且在觀中留傳了三百多年,若非窘迫,實在不愿賣。
夏昭衣之所以挑中它,一是因為其中多為一些散家之作,風格悠然,清逸曠遠,歸于自然田園。
二是因為,滿本皆是手寫,共有十二篇,四人筆跡
其他三人手寫了數篇,只有一篇云夢隱索,手寫之人唯獨寫了這一篇,也就是這篇的字跡與當下這些字畫一模一樣。
書上雖未署名,老道長當時提過,其他三人都是他們觀中的道士,只有云夢隱索的作者,是一位路過暫住的客人。
此客人叫唐相思,大有來頭,于當年堪稱當世大家,諸多擅長,所以許多人欽佩仰慕他。
按照老道長當時的描述,這名客人的聲望名氣,與現如今,她的師父差不多。
夏昭衣那時頗感好奇,回京后特意去查過,除卻在另外一本孤本上有人提及過孟相思之外,似乎根本查無此人。
她回離嶺后又同老者提了提,老者也未聽過,于是夏昭衣便權當是那老道長為了讓自己的書更具色彩,而隨口編造的。
“這里也有往生客。”支離這時說道。
夏昭衣望去,地上又一幅字畫。
山寺往生客,山海月中來。
前塵舊夢里,桃花笑浮生。
與這幅字畫相鄰的,還有一首字跡一樣的詩。
驚聞國破山河摧,北望皇都孤城危。
春來燕雀將還巢,倦鴻只影何處歸。
“驚聞。”夏昭衣說道。
“聽上去,好像過了好久才知道的。”支離說道。
“嗯,”夏昭衣說道,“龍章帝是個無能昏君,天寧八年就已爆發民變,章末戰亂持續近二十年,才被鴻德帝徹底推翻,驚聞二字,像是閉塞了許久。”
“該不會,這人一直被軟禁在此吧”支離說道,又道,“噢,對啦,那掉下去的詩詞里面,有一首詩是這樣說的,風聲入座寒,月中石影斜,不懼尸如山,只恐是人間。聽上去,此人極其不喜歡下邊的殺戮。”
夏昭衣轉眸,目光望向其他字畫,粗略掃來,每一幅字畫中,都有極強烈的個人情緒。
還有一句詞,也是同地室一起掉落深淵的,她亦記得。
玉肌瘦骨伶仃枕,應道病容將甚,待亡人。
似乎,此人從一開始滿心歡喜去往千秋殿,到最后發現被騙,陷入哀愁,再是絕望,而后得了重病。
而他去千秋殿的目的
夏昭衣的眼睛看回那幾個“往生客”。
往生者,死人也。
山寺往生客,山海月中來。前塵舊夢里,桃花笑浮生。
積雪定風波,云迎往生客。
一個云“迎”,一個月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