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7日,我在樓上看見你打籃球了。
2007年9月1日,分班情況不理想,我想努力追趕你的身影,也請你等等我。
2007年5月20日,聽說你被六中提前錄取了,真好,我也要加油和你考上一樣的高中。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徐知歲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她習慣于用文字記錄或傾訴那些無人可以分享的少女心事,而這一切大概是從她喜歡上祁燃那天開始的
徐知歲不是地道的帝都人,她出生在南方一個山清水秀的省會城市。小學的時候,徐建明創業賺了錢,帶著一家人移居帝都,在這買房落戶。
剛轉學來帝都的時候,徐知歲說著一口平翹舌音不分的塑料普通話。因為這個,第一天上臺做自我介紹她就鬧了笑話,班里淘氣的男生總是模仿她的口音,女孩子也不愛和她做朋友。
這讓小小年紀的她十分受挫。
競選班委的那天,她聽取了媽媽的建議積極上臺爭取,然而在她一番激情的演講完之后,底下雅雀無聲,沒有一個人為她舉手。
如今回想起來,徐知歲仍然記得那天的無助和茫然,她不知道做錯了什么,為什么這個班的同學那么討厭她明明在老家的時候不是這樣的。
就在徐知歲自己都快要放棄自己的時候,后排突然舉起了一只手,那個長相清秀的小男孩說“我愿意投她一票。”
天知道,那句話對當時的徐知歲來說意味著什么,她回過頭,覺得那男孩整個人都在發光。
也是從那一天起,祁燃這個名字就烙在了她的心上。
祁燃是班上的學習委員,成績好,長相也討人喜歡,一到課間班上的小女生總是喜歡圍在他身邊。每年學校的六一晚會,團委老師總是點名要他去主持。
那時的徐知歲就在想,要是自己再優秀一點,說不定就有資格和他做好朋友了。
好在她天生樂觀,沒有因為同學的孤立而自卑,經過一番努力,終于在老師和媽媽的鼓勵下融入了集體。而祁燃卻成了她小小世界里,一顆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星。
這種盲目的好感一直持續到初中,兩人同校不同班,徐知歲卻能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快速捕捉到祁燃的身影。
他一如既往的優秀,常年霸占年級第一的位置,校運會也能看見他矯健的身姿。
有一次,徐知歲所在的班級和祁燃他們班打籃球賽,祁燃作為前鋒上場,一直對體育項目興趣缺缺的徐知歲主動拉上好友去操場看比賽。最后卻因為幫祁燃所在的隊伍加油而遭到閨蜜團的鄙夷。
那時班上的女同學普遍早熟,私下常常討論“誰喜歡誰”“誰和誰在一起了”這種沾染了曖昧的話題。
徐知歲不常參與,比起這些她更熱衷于在下了課的走廊遙望祁燃的身影。
她反常的舉動引起了好友的注意,在某次自習時好友突然問她是不是有了喜歡的人。徐知歲突然慌了神,不知為什么,腦海里浮現起祁燃的臉。
她猶豫著說“我沒有喜歡的人,但有一個想要拼命追趕的人,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有朝一日他能看見我,我想和他光明正大地站在一起。”
好友問“你是不是看見他就很高興,見了面卻又緊張得不知道說什么才好時時刻刻都想著他,有時為他開心有時為他難過”
徐知歲誠實地點頭,好友卻笑了,“白癡,這就是喜歡啊。”
“”
明白自己心意的徐知歲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那些困擾她許久的問題一瞬間得到了解答。
她開始更加努力,為了他考六中,為了他進重點班。
喜歡他,就是她向上的所有動力。
回憶被一陣猝不及防的敲門聲打斷,周韻斜斜倚在門邊,疑惑地打量著女兒,“寫作業就寫作業,你傻笑些什么”
徐知歲匆忙用試卷壓住沒寫完的日記本,樂呵呵地說“沒什么,就是建國60周年了,我高興”
周韻“”
作者有話要說校園篇幅大概在全文的三分之一左右,高三這一年是男女主人生的轉折點,所以很多情節要交代清楚。
今天也是求評論的一天,多一個評論年年多長一根頭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