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夫人肯定有題。
會不會是劉夫人娘家是刺繡方面行家,劉夫人有一手好繡功。她嫁給劉鵬明后,就手藝教給了劉記繡莊繡娘,幫助劉記繡莊起死回生
很有可能就是這樣。
古代對傳承是很重,很多手藝都是傳媳不傳女,為在大部分古人來,媳婦嫁進來后,就是自己家人,女卻是嫁到別人家里。
為了保證自家利益,像刺繡這樣女紅功夫,姑娘家都要,教女點皮毛行,但核心技術,是絕對不會透露一星半點。
雖然池飲本身不贊同這個念,但事實上,古代大環境就是如此。
從縣令那邊得知,劉鵬明曾經拿出過比繡莊里賣那些刺繡,更出色繡品。會不會,劉夫人在娘家時候,不管是家里人格外疼愛,允許她了,是她自己想方設法記下了,自會了。總之,她刺繡是有兩個等級。
一個是比普通繡娘好一些,出色,但又沒那么出色。她這種刺繡手藝,教給了繡莊人。這應該只是她娘家那邊不上粗淺繡法,娘家人不會在意外不外傳類型。
有一個等級是,特別出色,出類拔萃到了猶如鶴立雞群地步。這是她娘家核心技術,這類獨針法,是決不允許外傳。劉夫人雖然了,但是也一直沒往外教,沒對外泄露過。
只是她到底會了,所以偶爾也會技癢,給自己繡點東西。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劉記繡莊繡娘技藝進步如此之大。為什么現在劉記繡莊里賣繡品,東西都是好東西,卻又沒好到讓人震驚地步。
更能解釋,為什么劉鵬明拿到縣令那邊樣品,是一方女子繡帕。
這個樣品,如果是劉夫人拿給縣令夫人,是絕對沒題。
可劉鵬明一個大男人,拿女孩子用東西給另一個大男人當樣品,在古代,是不是有些不合適
多少不太莊重。
對古代女子而言,繡帕可以算是貼身件了,能拿來和郎定東西。
刺繡能做樣式多了了,比起拿手帕給縣令,明顯換成掛畫擺件更合適。哪怕是直接拿一塊繡了花卻未剪裁布過,都比手帕強。
池飲一個現代人都這么覺得,何況劉鵬明是一個實打實古人。
拿手帕,只能說明,劉鵬明沒其他選擇,當時他能拿到,就只有手帕。
這條手帕極有可能是劉夫人繡給自己用,被劉鵬明見了,驚為天人。再加上姚大人壽宴在即事,傳得沸沸揚揚,是劉鵬明就動了心思,悄悄將手帕偷了出來。
偷出來給縣令過之后,劉鵬明大概就回家和劉夫人攤牌了。有縣令在那,縣令既然已經重了,最后東西卻沒送過,縣令肯定會怪罪下來。
縣令是官,劉鵬明是商。劉家根本得罪不起縣令。劉夫人為了保住這個家,自然只能妥協,按要求刺繡。
劉夫人這趟回娘家,要么是和娘家通氣,尋求娘家答應。要么就是劉鵬明低估了劉夫人脾氣,兩人這是鬧翻了,劉夫人便賭氣回了娘家。
如果是者,劉夫人懷有身孕這件事不是回娘家借口話,那么她這趟回,除了征得同意之外,恐怕有希望娘家人幫忙繡屏風意思。
畢竟兩個月后就是姚大人壽辰了,這么短時間內,劉夫人就是沒懷孕,一個人想繡完八扇大屏風,也是件近乎不可能事。
何況她懷孕了,而且聽管家話音,明顯是才懷上不久,這會正是孕婦最疲累,胎最不穩當時候。根本沒那個精力。別說繡八扇了,繡四扇下來,沒準都會一尸兩命。
劉夫人會拖這樣身體回娘家,也都是為考慮過自己身體,兩權相害取其輕。事態緊急,不容耽誤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