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個后宮里面,鄧皇后和鄧太后,對公主婚事的安排,更有話語權。她們先斬后奏,肅宗這個當皇帝的,當父親的,不見得能如何反對。畢竟,昭陽公主是他一母同胞的姐妹,他總不會一棍子打死,讓黃家和昭陽公主下不了臺面吧。
有這么一個潛在的不安定因素在,三公主心里很明白,眼下祖母和母親,只是礙于父皇,所以才沒逼迫的太緊。可如果哪一天,父皇和祖母的關系沒那么僵持了,她這個嫡出的公主,很可能就要被姑姑昭陽公主給討過去了。
而祖母鄧太后,一定會喜聞樂見的。她母親鄧皇后雖然不十分滿意這樁親事,可為了太子,只怕更差的人家,說不定母后也會犧牲她一個公主。
所以,三公主的心里,對父母和后宮的權力局勢,頗有一個底。若是她不給自己挑個好的,說不定,就會遂了昭陽公主的心意。這樣的事,三公主是一丁點兒也不愿意看見的。
眼下她到朝天宮閑逛,看見這么個豐神俊朗的年輕郎君,自然也會起了招駙馬的心思。畢竟,當年她的姑姑昭陽公主,也是跟著太宗皇帝,到國子監的時候,看上了而今的永樂侯的。聽說永樂侯當年是京城第一美男子,不知道,眼前這個人,比起姑父來,究竟如何。
二公主眼見著三公主到了人群前面,她反而走的更慢了,拖著腳步,半藏到了海棠林里。若是三公主回頭,她也可以馬上出去,若是三公主喜歡那個青年學生,她也可以出去加一把柴火。
總之,進可攻退可守,二公主的宮人,自然也知道她的意思,都慢慢跟三公主的人馬拉開了距離。
不得不說,德妃在養育女兒的時候,遠比鄧皇后用心。又或者說,鄧皇后有鄧太后這么一個姑母加婆母,實在沒什么權力去教導自己的子女。
三公主的性子如此,里面少不得有鄧太后的影子。她讓鄧潔成了個大家閨秀的模范,卻把三公主也培養成了刁蠻公主的模范。
二公主遠遠地看著,就見領頭的禮官帶著年輕學子們,齊齊給三公主跪下行禮。三公主很是溫柔地讓他們起來,禮官帶著領頭的那個青衫青年上前,似乎在給三公主解釋些什么。大概,三公主問的,也是太宗的祭禮吧。
借著祖父的誕辰,做這種勾搭,二公主心里,難免有些鄙夷。只是,這事若是成了,母妃一定會很高興吧,二公主有些暗喜。
她比三公主大了一歲,這會兒親事卻還等著嫡出的三公主先定下來呢。她是庶出,雖然年長,卻也不能壓過三公主去。宮里鄧太后和鄧皇后角逐,一直拖著三公主的親事不定,二公主自然也沒法定親。
只是二公主的親事,眼下雖然沒有定下來,卻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她的生母德妃,是工部尚書鄭濤的女兒。而鄭濤的姐妹嫁給了南平侯孔廷玉,而德妃的妹妹鄭盈,也嫁給了孔廷玉的次子。也就是說,德妃的姑姑和親妹妹,都在南平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