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宗一開口,就說要跟鄧太后討個賜婚的懿旨。
鄧太后聽了,心里就琢磨開了,也不知道,皇帝這會兒,打算給哪個人家的子弟賜婚。至少,應該不是徐婉如的親事。雖然蕭家處處緊逼,可是肅宗是什么心思,鄧太后也是明白的很。
大楚一朝的賜婚,多是太后或者皇后的懿旨。極少數,才是皇帝的圣旨。肅宗能來慈寧宮跟鄧太后商量,就說明這事還有周旋的余地。想來,沒有惡化到沒法收場的地步。
所以,鄧太后提著的心,也漸漸放下了。她一緊張,就會做出惡聲惡氣的模樣,這會兒不擔心了,面色倒是緩和了不少。
“不知道,皇帝想給哪家的兒郎賜婚啊,”鄧太后心里琢磨著,既然是肅宗主動提起賜婚,多半是給勛貴人家或者權臣的子弟賜婚。
若是后宮提起,則多半是給閨閣小姐們賜婚。所以,鄧太后問的,心里也有幾分把握,左右,不過是那幾個紅人。
肅宗輕聲一笑,可這笑聲里面,卻透出深深寒意來了。
“還能是誰,”肅宗看了一眼鄧太后,笑道,“是昭陽的獨子,黃承志了。”
鄧太后突然間如墜冰窖,肅宗怎么又提起昭陽來了,還要給黃承志賜婚,這是怎么一回事。只是,肅宗言笑晏晏地看著她,鄧太后只得按捺下心中的驚濤颶浪,說道,“前兒不是還在說玨兒嘛,皇帝如今又有別的人選了”
說的,就好像,是肅宗非要把三公主嫁給黃承志似的。事實上,卻是昭陽公主看中三公主和太子的同胞關系,想著太子繼位登基了,有三公主在他們永樂侯府,黃承志和他的子孫,以后的日子不會太難過。
肅宗對這事,本來就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無可無不可。畢竟,昭陽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自己若是去了,給她一個保障也是好的。
而三公主的脾氣性格,肅宗也看在眼里,的確不是宜家宜室的女子。只是他的公主,金枝玉葉慣了,也不必小家子氣地賢良淑德。
而昭陽公主也是這么一個性格,肅宗就覺得,或許三公主到了永樂侯府,有姑母照看,說不定日子比去尋常勛貴人家來的舒服。
一開始,肅宗就是這么一個態度,對自己的妹妹,也留有余地,對女兒的出路,也覺得永樂侯府是個過得去的選擇。
反而是鄧皇后,對黃承志千般萬般地看不上眼,處處不讓昭陽公主得逞。這些年,黃承志之所以遲遲沒有跟三公主定下親事,就是鄧皇后搞的手腳。
鄧皇后就這么一個女兒,自然希望女兒不要像自己一樣,坐著母儀天下的位置,和成千上百個女人分享一個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