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徐婉如去朝天宮的時候,就猜到前世燕國公主很可能,已經看穿她的身世了。再細細想起自己和陳奇可的親事,才知道,當時的事情,一定有燕國公主的手筆。
徐婉如和燕國公主祖孫一場,實在不應該淪落到那樣的處境。即使燕國公主恨朱念心,也不該對徐婉如下手,捧的她不知所以,還幫她達成心愿,送去了陳府那種地方。
以前,徐婉如很自責,覺得自己前世活的一塌糊涂,就是自己犯蠢。可是現在看看,她只是個十四五歲,被寵壞了的孩子,美貌,出身侯府,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看中個陳奇可,就想要得到,也是常事。
可是,若是沒有燕國公主的一路開道,替她請了懿旨賜婚,這事不見得能成。畢竟,陳家跟忠順府的地位不同,一個是清貴讀書人家的孩子,一個是勛貴武將家的女兒,實在沒多少交集。
現在知道有人在自己過去的不幸里面,摻和了一手,徐婉如自然有些堵心了。更何況,這人還是她一直很孺慕尊敬的燕國公主。
徐婉如以為,前世的忠順府里,對她好的只有燕國公主一個人呢。誰知道,連她也是假的。既然什么都是假的,何必再記掛著呢。雖然是這么安慰自己的,徐婉如的心情,倒是也有幾許低落。
好在有朱秋語在榮園,陪著徐婉如四下走動,看看各處的景致,日子才算輕快了一些。
而蕭家的親事,自然也再沒有什么人提起來了。鄧太后派人出宮訓斥燕國公主的時候,這事就算是結束了。蕭家再不滿意,也得考慮天家的意思,所以,蕭誠的葬禮一結束,事情就這么不了了之了。
徐婉如過的輕快了一些,也盡量不去想忠順府的事情了。至于蕭誠,徐婉如深信,他一定會回來,至于是什么時候,她還真說不好了。
以前蕭誠出事,是在英王登基前的一兩年。蕭誠回來之后,就徹底投靠了英王,想來這次,也不會差很多了。只是這個時間,卻提前了許多。
而黃承志和信國公府長房郭云琴的親事,徐婉如也聽說了。忠順府的人,也來榮園探視過徐婉如,只是一概都進不了院子,全被宮里派來的人,給攔在外面了。
本來,若是徐婉如的下人攔了忠順府的人,于情于理都說不通。可是,如果是宮里的侍宮人,把忠順府攔下了,就是肅宗的意思了。
所以,徐錚知道肅宗出面之后,心里是又急又怒。急的是,擔心肅宗因此怪罪自己,怒的是,肅宗這么偏幫徐婉如,還不是為了朱念心。
當時給徐婉如封郡主的時候,燕國公主和徐錚都以為,肅宗是看在燕國公主的面上,才給了徐婉如一個郡主的封號。
現在看來,壓根兒不是燕國公主的面子,反而是徐婉如亡母朱念心的面子。肅宗對朱念心的感情,徐錚自然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想起來,就更窩火了。
至于徐婉如記恨與否,徐錚哪里會想這么多。在他眼里看來,女兒為家族如何犧牲,都是理所當然的。不過是讓她和蕭誠定個親事,哪里就害她了,以后還是可以退親的嘛,又不是讓她真嫁個死人。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如意枝頭,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聊人生,尋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