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如當時就覺得有些疑惑。可是秦杰敏畢竟是個府尹家的庶子,對施家的事情,可能知道的有限,他打聽出來的消息,也只能到這個程度。
所以徐婉如雖然有疑心,卻也沒有繼續追問秦杰敏。
畢竟,任氏對施曠下手的理由,并不充分。即使施曠意外身亡了,施暉這個駙馬,很可能也沒機會繼任兄長留下來的位置。很可能,肅宗還會借了這個機會,削弱施家在京衛的地位。
那樣一來,施家就是兩敗俱傷了,人財兩失。失去了一個中流砥柱的世子,還連帶著,丟了施家在京衛的位置,真真是人財兩空。
這樣的事情,別說任氏不敢做,即使她做了,也不會留下這么明顯的把柄。讓人知道,是她這個繼母,想謀害了前頭夫人留下來的兒子。即使,這個前頭的馬氏名不正言不順,施擇不承認,外人不知曉,而施曠這個世子,現在也記名掛在任氏的名下。
徐婉如心中的那些疑惑,在收到這封書信的時候,都得到了解答。
施曠遇刺,是肅宗的手筆。
這樣一來,什么都說得通了。
為什么一開始,肅宗就給了徐婉如一個金印,讓人見了她,就等同于見到皇帝。這京衛,肅宗早就開始打主意了。
至于徐婉如要出手,肅宗也是觀望,看看她能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徐婉如只是閨閣里的意氣用事,他的人馬自然會出面,適當的時候,接手了施家的事情。如果徐婉如能夠有些氣象,這京衛,就是肅宗給她的護身符了。
肅宗這般做,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徐婉如的身份,很可能,永遠都不能公諸于世。因為昭陽公主和黃承志的緣故,徐婉如跟鄧太后,還有鄧家之間,都再無修復和好的可能。
肅宗是不擔心鄧家的,鄧太后與他之間的關系,現在肅宗已經有了決斷,不過是養母養子罷了。鄧太后不敢揭破肅宗的身世,肅宗也不敢揭破鄧太后不是自己的生母,彼此制衡,誰也不敢公諸于世。
只是鄧家,卻從一開始的肅宗外祖父家,變成了現在無關緊要的存在。鄧家再蹦跶一下,肅宗就有的是理由收拾了他們。
至于昭陽公主,肅宗也是不擔心的,她一個得罪了皇帝的長公主,世人都看在眼里,世態炎涼,她張狂不到哪里去的。
可是,跟鄧家有關的一個人,肅宗卻不得不仔細思量。太子被立多年,雖說被幾個兄弟擠兌的厲害,可他的確是肅宗和鄧皇后的嫡親骨肉,對鄧家的那些個不滿,肅宗并沒有轉移到太子身上。
他不愿意看見一個過于強勢的太子,所以才縱容淑妃德妃的皇子,步步緊逼,逼的太子處處顯的平庸無能。可是這樣的太子,正符合肅宗對他的期望。
太子中正端和,并無過錯,肅宗絲毫沒有因為鄧太后的緣故,就起了廢立之心。可是這個鄧家所出的太子,跟徐婉如之間,卻會因為鄧家而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