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能說”英王面色不虞,有些不怎么高興。都說好了奉他為主,現在又秘而不言,莫非,是想拿他當擋箭牌,替東海王翻身
“王爺,”顏元初面色十分嚴肅,“您若是知道那些人了,一個不小心,或許會露了行藏。宮里人多眼雜,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輕易不會動用這些棋子。”
也是,賀太后都去世九年了,宮里還留了她的勢力,這批人,自然十分謹慎,處處小心了。
而這些扎根后宮這么多年的棋子,一旦派上用場,只怕十分凌厲。這樣一想,英王倒是不催著顏元初交出這批人的名單了。
英王是去年秋天出宮開府,當時也配了些王府官員。只是跟著同來的長史十分迂腐,英王閑散慣了,他卻處處唱反調,要求英王上進努力。
英王當時只打算做個閑散王爺,一個閑散王爺要上進干嘛,又不打算造反奪位的。所以,英王就不怎么喜歡那個長史。
后來蔣宇成出現,英王就找了個機會,打發了那個啰啰嗦嗦多管閑事的長史。也不知道,那長史是誰派來的,這么不識時務。
中間隔了快半年,宗人府才給英王府配了第二個長史,這無為而治的水平,也越發高明了。
只是,這次來的是顏元初,英王倒是十分高興。畢竟,這也說明,東海王已經成了個空架子,賀家和賀家勢力看中的,是他這個賀家的外孫。
顏元初是瑯琊顏氏出身,科舉也有功名,只是仕途不力,一直在詹事府和長史司混日子。才學智謀都不突出,所以也沒吸引誰的注意力。
身上唯一讓人注意的,就是他的姓氏,瑯琊顏氏。只是,也僅此而已。
顏元初是太宗早年中的進士,之后一直庸庸碌碌。即使有人知道他是瑯琊顏氏之后,和賀太后或許有些關系,過了這么多年,也沒什么人再記得這么一個顏氏子弟了。更何況,顏元初對外,只說自己是顏氏旁支,和賀太后的母親顏氏一系,已經離的很遠了。
賀太后的母親姓顏,而河間王和東海王的王妃,也有很多都出自瑯琊顏氏。第二任的東海王賀緒,他的妻子就出自顏家。
只是第三代東海王少年夭折,顏氏被迫過繼旁支子嗣,而今在東海王府做了個老太妃,從不出府。
英王開府之后,東海王府的勢力,漸漸朝他靠攏。經過這次濟南之行,英王算是徹底接納了賀家的隱藏勢力。
顏元初進府,明忠明誠也相繼而來,再加上蔣宇成在外訓練私兵,英王的基礎,這會兒才算正式打下來了。
賀家亡國丟了天下,自然不可能服氣。而今賀家有殘存的勢力,英王又是賀家的外孫,名正言順的太宗皇子。
兩邊一見面,自然是一拍即合。只是,顏元初想給英王謀個早些就藩的出路,卻不怎么容易。
肅宗登基一年了,對太宗留下的皇子,并不怎么放心。太宗有十三個皇子,除去肅宗和最小的英王,存活下來的,還有四人。
一個是賀皇貴妃所出的六皇子,經過奪嫡爭位,而今已經聾啞殘廢。肅宗派人送了六皇子去洛陽,改姓為賀,囚禁在洛陽王府,做了洛陽王。
剩下三人,年紀都比肅宗小上幾歲,卻也二十出頭了。只是,肅宗卻遲遲不許他們就藩,只留在京城,好吃好喝供應著。
英王比他們的年紀還要小個十歲,怎么也越不過這些皇兄,提前就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