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時彼一時,”燕國公主也不說透,畢竟肅宗和鄧太后的關系,她自己心里知道他們不是親生母子即可,這話卻不能進了另外一個人的耳朵。再說了,就徐錚這個性格,說不定回去被小妾一哄,就說出了去了。到時候,自己反而被動受困,還不如,只讓徐錚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事。
燕國公主挑明了肅宗跟鄧太后要斗起來了,徐錚卻沒太往心里去。畢竟前些年,為了后宮那些個權力,鄧太后卻是跟肅宗斗過幾次,很多時候,都是肅宗退讓,鄧皇后退讓。
只有搬去慈寧宮一事,實在是祖宗禮法擺在那里,一個太后不好久居永壽宮,鄧太后才不得不搬走了事。可是別的事情,鄧太后基本上沒有吃什么大虧。
所以對于這一次,徐錚心里,并不是很愿意徹底得罪了鄧太后。可是母親吩咐他別出門,少做事,徐錚倒是也理解一二。
畢竟,鄧太后跟肅宗斗法,遭遇的就是些小魚小蝦。他們忠順府眼下,還真不算什么,若是卷到這對天家母子的斗法里面去,把朱念心的事情一抖出來。肅宗是沒面子了,天子強取豪奪臣子的妻子。可是他徐錚也沒面子啊,一個忠順府的侯爺,后宅這樣混亂。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躲起來裝鴕鳥,讓鄧太后想攻擊忠順府,也找不到攻擊的點。空口白話的事情,到最后不過是個捕風捉影,徐錚知道燕國公主的打算,記就點頭答應了,最近不出府門,只在家中讀書。
徐錚這個年紀了,他讀不讀書,燕國公主已經根本就不在乎了。她只要徐錚乖乖在家里待著,避開了這個風頭再說。如果鄧太后對徐婉如下手,那么忠順府里面,一定也有動作。
燕國公主如今答應了肅宗的要求,出面主持寶慶公主被殺一事的調查,就已經跟鄧太后撕破臉面了。眼下最薄弱的一環,就是徐錚,燕國公主打發了兒子回去,也自然讓身邊的下人,去各門口通知了。若是侯爺出府,務必攔截。若是有急事,先通報了公主再說。
至于徐婉如,燕國公主知道,這孩子是個聰明的。雖然眼下已經不是自己徐家的骨血了,可是跟她,卻在周家血脈相連的。算起來,徐婉如眼下,應該是燕國公主的侄孫女了。雖然隔了個侄字,兩人的心思,很多時候卻是一樣的。
燕國公主知道,徐婉如不會對徐簡不聞不問。無論徐簡能否在京衛立足,現在他都面對著一個極佳的機會。京衛就擺在眼前,徐簡若是發展的好,日后在京衛里有了人馬,也算是忠順府的勢力。
至于爵位,等徐符再大一些,燕國公主相信,丁家必定要上門討個說法的。眼下丁嵐雖然服帖,可是心里究竟是如何想的,燕國公主并不清楚。可是她也是個母親,沒道理不為自己的孩子爭上一爭。
只是兄弟鬩墻,終究是家族禍事,若是能給徐簡安排一個出路,然后徐符長大了承爵,這樣互通有無,合作無間,才是家族興旺發達的道理。
燕國公主設想的是很好,可是她也知道,人心不足蛇吞象,若是徐簡在京衛做的很好。過個五六年,他若是勢力大漲,只怕這個爵位,丁家是要不回去了。
但是這些,都是后話了。眼下最關鍵的,就是抓住機會,先好好發展起來。若是徐簡連京衛都沒法子立足,談何以后呢。若是徐簡能夠強大到那個地步,連丁家人都奈何不了他,燕國公主心里,自然更加愿意讓徐簡承爵。家族有個強大的繼承人,她還何必在乎嫡庶呢。
如意枝頭
如意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