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諾,你要起兵了嗎?”
眼見林諾向著聚義廳中走去,黃裳連忙跟了上去,還想再勸說一次。
“怎么,黃先生還是認為林某不應該起兵?”
黃裳一臉的苦澀,“就沒有什么較為緩和的方法,非得推翻大宋,建立新的王朝?”
林諾身形一頓,沉聲道:“黃先生,你應該清楚,趙家的天下,是如何得來的吧?”
黃裳面色一僵,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沒有開口。
“你不愿說,那林某來替你說!”
“宋太祖趙匡胤,欺負人家柴家孤兒寡母,上演了一出黃袍加身的戲碼,奪了皇位!”
“趙家得位不正,因此對于武將過于忌憚,生怕有一天,自己麾下的某個將領也會來上一出黃袍加身的戲碼,因此杯酒釋兵權,奪了眾將的兵權,軍隊改由文官來控制!”
“我不想說他的做法究竟對還是不對,畢竟趙匡胤此舉,確實解決了武將作亂的可能性!”
“若是在其他大一統的朝代,我林諾或許會舉手贊同此法,但在這個外有鄰國虎視眈眈,內有奸臣弄權的時代,這種做法,就是在自尋死路!”
“縱觀古今,哪一個大一統的朝代,像宋朝這么窩囊?”
“論財富,遼國、西夏、吐蕃、大理,這幾個實力極為強大的國家,加起來估計都達不到大宋的一半財富!”
“論軍力,朝廷常年陳兵百萬,更是配備有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軍事裝備,單兵實力,并不比任何國家弱!”
“論將領,你也看到了,我梁山中的這些頭領,有一半是來自于朝廷軍隊,你敢說他們不優秀,不會打仗?不能打勝仗?”
“可為何,就是國力如此強大,軍事實力堪稱恐怖的大宋,在對外戰爭的重要決戰中,總是失敗?”
黃裳沉默,試探性的問道:“是因為文人掌兵,不懂軍事亂指揮的緣故吧?”
“這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趙家天子以及文官集團,在心底里忌憚武將,他們害怕武將集團做大,害怕武將集團危及自己的皇位!”
“為此,皇帝寧愿打敗仗,寧愿每年上交歲幣,寧愿看著燕云十六州無法收服,寧愿損害國家利益,也要壓制武將的地位!”
“現在,你明白我為何非要起兵,非要通過戰爭來得到皇位了吧?”
“坐天下,就要憑借真本事,一刀一槍的打下來才坐得穩!靠妥協,靠謀略得來的皇位,終究不是正道,哪怕是坐在了那個位置上,心里也永遠不踏實,生怕有人會突然出現,搶走他們的皇位!”
縱觀古今,只要是憑借真本事打下來的天下,哪一朝的開國之君不是一言九鼎,氣吞萬里如虎,殺得周邊鄰國瑟瑟發抖?
文官也好,武將也罷,在他們手中,都是棋子,想殺就殺,想貶就貶,何曾擔憂過造反、叛亂?
這就是開國皇帝的自信,說他們傲慢也好、狂妄也罷,但他們,是真的有狂妄的資本。哪怕有過暫時的蟄伏,也只是為了短暫的隱忍后,將一切敵人徹底滅絕!
但是宋朝呢?
趙匡胤本身皇位得來的就心虛,坐了天下后便一直在削弱武將的地位,歷代皇帝登基后都是實行的這個策略,將武將地位一壓再壓。
在林諾看來,周邊若是沒有強國這么做也無可厚非,但在四周強國環伺的情況下還如此,那就是太不明智了。